§§   詩 情 畫 藝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法國「那比派」畫家 波納爾 ◆

頁次: 1 2 3 
發表:天涯台客 2016-03-21 01:46:09 閱覽數:79652 (IP: ) T 5110_R 0 引 用



這主題原本考慮接在 舊金山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Legion of Honor] 一欄文末,唯恐深埋其中,委實可惜與不妥。原因是:

(一)畫家 皮爾.波納爾 (Pierre Bonnard, 1867-1947) 的作品質地靈秀優異,教人喜愛;(二)此項特展是半世紀以來首次在美西展出,機緣當屬殊勝。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47:31 (IP: ) T 5110_R 1 引 用


首先解釋一下畫展的標題『Pierre Bonnard: Painting Arcadia』,阿卡迪亞 (Arcadia) 是地名,位於希臘南部,原文 Arkadia,意指避難之處、一個未受污染、不受干擾的寧謐田野,西方人士廣泛將其比喻為「世外桃源」。

所以,畫家 皮爾.波納爾 的繪畫風格可以想見一般了,安詳和諧、多彩絢爛,是他作品引人入勝的魅力所在。他被稱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異質畫家」,「異質」指的是畫作構圖迥異於傳統佈局,個人風格耀眼獨具;設色迷幻妖嬈,充滿了詩意以及拓展開視覺領域的新氛圍。

【生 平】

皮爾.波納爾 1867年出生於巴黎南邊的豐特奈-玫瑰 (Fontenay-aux-Roses),父親是一位法國陸軍軍官,在父親的堅持下,波納爾只能攻讀法律,期冀他畢業之後可以當個律師;與此同時,他在學校裡也選修了繪畫課,很快地波納爾就決定將來要成為一名藝術家。

1887年20歲時進入巴黎朱利安藝術學院 (Académie Julian) 就讀,校外他成為野獸派巨匠 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的仰慕追隨者,思路頗受高更的影響 —— 跳脫 [印象派] ,放空自己。那時期高更的生活狀況其實是滿窘困頓的,不過高更的創作路線與思維一直令波納爾再三景仰。

【那比派 Les Nabis】

1890年在 [印象派] 崛起的20年裡,新興現代畫派 [新印象派] 、[後印象派] 如雨後春筍般四處冒出頭,波納爾與其他幾位朱利安學院的年輕畫友發起創立 [那比派] ,參與的藝術家除畫家外,另有文學工作者與雕塑家,包含有 波納爾、莫里斯.丹尼 (Maurice Denis, 1870-1943)、愛德華.維亞爾 (Édouard Vuillard, 1868-1940)、Ker-Xavier Roussel (1867-1944)、Paul Ranson (1864-1909)、Félix Vallotton (1865-1925) 和 雕塑家 阿里斯蒂德.馬約爾 (Aristide Maillol, 1861-1944) 等。

由於多數那比派的成員大多曾在各類媒體工作過,因此畫風及使用的材料相當靈活而廣泛,畫布之外,紙板、牆面裝飾、版畫、書籍插圖、海報......等,都是他們創作的媒材。其理論主張是:藝術是創作者個人審美觀的終極產物和理念象徵的視覺表達,必需秉具「個人化、個性化」,不該僅止拘泥於物象表相的鋪陳;繪畫創作部份,他們「平面化」了視覺表現與詮釋的領域。「平面化」物理空間,概念與記憶如同壓扁的時序一樣,將心理空間更加予以「平面化」。這項論點,後來開啟了立體派和抽象主義的序幕並且影響其發展。

【創作軌跡】

1891年他遇到了貴族侏儒畫家 羅特列克 (Toulouse-Lautrec, 1864-1901),後來兩人被公認為是法國海報設計的先驅。這時期,波納爾 參與繪畫團體 [Société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1896年在巴黎杜蘭德-魯埃爾 (Galerie Durand-Ruel) 畫廊舉行首次個展。

1910年他離開巴黎,前往法國南部從事創作。一位朋友及史學家形容波納爾作品是個「寧靜的氣質」,雷同於諷世畫家 奧諾雷.杜米埃 (Honoré Daumier, 1808-1879) 的創作路線,同情底層庶民的生活景況而且與之低沉低吟,不過,波納爾所展現出來的樣貌則是一種華麗的神秘與優雅。

波納爾不作臨場寫生,他透過實驗攝影與速寫紀錄觀察的影像,在畫室裡慢慢琢磨,同時間幾幅創作同時並行,從畫架或者牆壁上的畫布逐一去具象化他內心世界的細節。小如桌上的靜物甜點,早餐桌旁的人物,大到如南部的風景作品如《Southern Landscape and Two Children》,他都可以以同樣的筆觸抒展開來他的個人見地與詮釋方式。

人物在作品裡往往僅只是整體結構的「部份」而已,因此人物的「形式 Form」是被抽離的,個體形式依存在背景線條與色彩的混合結構裡,形塑成既夢幻又妖豔的詩感視覺。

擅用攝影當作油畫創作的臨摹與參考底稿,他的妻子 瑪爾特.德.梅里妮 (Marthe de Meligny) 是他人體創作裡最好與最稱職的模特兒,舉凡窗前、餐桌旁、鏡子前的胴體、甚或浴室裡的淋浴,都有十分精湛亮眼的創作表現。



【晚年歲月】

即使臨終,波納爾依舊孜孜不倦勤於作畫,本次特展裡的《扁桃花開 The Almond Tree in Blossom》是他離開人世一個星期前完成的最後遺作,1947年這位那比派畫家在法國東南部蔚藍海岸的勒卡內 (Le Cannet) 去世,享年80。

1938年,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舉辦波納爾與同是 [那比派] 畫家愛德華.維亞爾 (Édouard Vuillard, 1868-1940) 的聯展;1947年,巴黎開啟了波納爾回顧展;1948年,原本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Modern Art) 準備幫波納爾舉行個展慶生,意想不到這次展覽成為非常齊全的去世回顧展。

1998年內波納爾的兩次主要展覽在倫敦泰特美術館 (Tate Gallery) 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2009年,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再次以 "Pierre Bonnard: The Late Interiors" 為題展示波納爾的作品;這回舊金山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 則用 "Pierre Bonnard: Painting Arcadia" 的標題,將70多件畫作介紹給舊金山市民。

生前,波納爾就已獲得收藏家的肯定與青睞,作品的銷售情況十分良好。不過卻也招致宵小的覬覦,1970年其作品《Woman with Two Armchairs》於倫敦失竊,後來在義大利尋獲,並在2014年被估價約為市場市值 60 萬歐元 (約49.7萬英鎊)。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48:06 (IP: ) T 5110_R 2 引 用


本次特展70多件油畫作品絕大多數來自巴黎的 [奧賽博物館 / Musée d‘Orsay],少數則由歐洲其他美術館提供,好比倫敦泰特 (Tate)、英格蘭 Southampton City Art Gallery、巴黎龐畢度中心、威尼斯佩薩羅宮現代藝術館、劍橋菲茨威廉博物館 (The Fitzwilliam Museum)、瑞典哥特堡美術館 (Gothenburg Museum of Art) 等。

北美洲部份計有:華盛頓國家畫廊、維吉尼亞藝術博物館 (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 Richmond)、舊金山藝術博物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多倫多安大略美術館 (Art Gallery of Ontario, Toronto)、俄亥俄州托雷多美術館 (Toledo Museum of Art, Toledo, Ohio) 以及來自日本靜岡市的 池田満壽夫美術館,非常用心、相當不容易,都會地區型的美術館居然有此作為,值得大大地讚賞。



△ 波納爾終其一生,駐腳與創作過的法國地區不少,出生在豐特奈-玫瑰,受教於巴黎,創作生涯裡旅遊過許多地方,將住家安頓在南部的勒格朗朗普 (Le Grand-Lemps)、北部諾曼第附近的小鎮韋爾農 (Vernon)、以及晚期南部的勒卡內 (Le Cannet) 等。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48:36 (IP: ) T 5110_R 3 引 用

△《Women in the Garden》(Left to right: Women in Dress with White Dots; Seated Woman with Cat; Woman in Cape; Woman in Checked Dress) Artist: Pierre Bonnard, distemper on paper mounted on canvas, 160.3 x 48 cm, 1890-1891, Musée d‘Orsay, Paris

    ●● 早期作品及日本風格 / Early Career and Japonisme

19世紀中葉,歐洲藝壇開始掀起一股「日本熱」風潮,一些畫家對於日本風懷著憧憬,異國的時空幻想,影響到藝術的創作,比如印象派莫內 (Claude Monet)、馬奈 (Édouard Manet)、竇加 (Edgar Degas)、 後印象派梵谷 (Vincent van Gogh) 等,甚至連音樂作曲家德布西 (Claude- Debussy) 的交響詩《海》都受其感染。

早期波納爾的畫風與日本熱脫離不了關係,日本的花瓶彩繪、版畫和屏風,讓畫家們如醉如癡,嚮往情深。最明顯的例子作法是「平面化」,一反西方美學教育的「透視法」,將一些不同時存在於同一空間的主題並置於一個平面上;從另一角度觀察,它們強化了「裝飾性圖案」功能。

換言之,「日本熱」的遺緒對於歐洲新藝術運動以及後來的立體主義,產生了潛移默化的的影響元素。

 

 

上面四幅作品《Women in the Garden》的局部,我們輕易可以找出受日本版畫影響的蛛絲馬跡,「平面化」是最大特色,「裝飾性圖案」取代了以往大家習慣的透視法則。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49:10 (IP: ) T 5110_R 4 引 用
 
△ (L.)《Two Poodles》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36.3 x 39.5 cm, 1891, Southampton City Art Gallery, Southampton, England

《兩隻貴賓犬 / Two Poodles》原先是波納爾送去參加「餐廳櫥櫃設計」競賽的作品,有沒有入選或得獎?沒人記載,因此不清楚,反正是商業的比稿活動。

兩隻嬉戲的狗隻顯得格外逗趣,不過從背景「圖案化」的圖形看,摒除不掉日本宣紙紋路的聯想。

△ (R.)《The White Ca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rd, 51 x 33cm, 1894, Musée d‘Orsay, Paris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0:06 (IP: ) T 5110_R 5 引 用

△《Lunch by Lampligh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wood, 24 x 30 cm, 1898, Musée d‘Orsay, Paris

燈光下的午餐,家庭和樂圖。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0:52 (IP: ) T 5110_R 6 引 用
 
△ (L.)《Walking at the Lake, Bois de Boulogne》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millboard, ca. 1900,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巴黎西邊布洛涅森林的湖畔情景。

△ (R.)《The Checkered Blouse》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61 x 33 cm, 1892, Musée d‘Orsay, Paris

1890年巴黎 [法國美術學院 (École des Beaux-Arts)] 曾舉辦過日本木刻版畫展,這項展覽觸動過波納爾,這位23歲年輕畫家的心境與思緒。

從作品《格子襯衫 / The Checkered Blouse》即可一窺端倪,襯衫格子的描述是被簡化的,西方傳統美術教育的透視規則已經被揚棄抽離了。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1:26 (IP: ) T 5110_R 7 引 用
 
△ (L.)《Intimacy》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38 x 36 cm, 1891, Musée d‘Orsay, Paris

作品《親密關係 / Intimacy》描寫的人物是波納爾的妹妹 Andrée 與輕歌劇作曲家的妹婿 Claude Terrasse,妹婿抽著煙斗,室內的壁紙圖紋有著日本版畫的影子,「平面化」是刻意的思維與企圖。

前景的另一支煙斗其實是波納爾自己的左手腕,聯繫並隱喻著三個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 (R.)《La Revue Blanche》Artist: Pierre Bonnard, color lithograph, 58.7 x 78.2 cm, 1894,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1889年 Natanson brothers 創立藝術雜誌 [La Revue blanche],羅特列克 (Toulouse-Lautrec) 為其設計創刊號封面,波納爾則製作廣告海報,這是1894年重新完成的石版版畫。

後來一些藝術史學家認為這兩位女性人物,前方手執雜誌的是 Thadée Natanson 的夫人,右下方則是聞名巴黎藝壇的年輕鋼琴家 米希亞 (Misia Sert),她經常客串當畫家們的模特兒。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2:06 (IP: ) T 5110_R 8 引 用

△《The Two Carriages (Boulevard des Batignolles)》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paper-prepared canvas, 44 x 74.2 cm, 1901, Collection of Ann and Gordon Getty

這是波納爾在1900s 年代喜愛的創作題材之一,筆觸及風格仍舊延續著印象派的技法,似乎看得見莫內或者巴齊耶 (Frédéric Bazille) 的蹤跡。

波納爾的畫室就在巴黎 des Batignolles 大道附近,正毗鄰著聖拉查火車站 (Saint-Lazare train station)。莫內特別鍾愛這座火車站的描繪,作品《Gare Saint-Lazare》《The Railway》即是顯例。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2:42 (IP: ) T 5110_R 9 引 用
 

△ (L.)《Apple Picking》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ca. 1899, 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s, Richmond
△ (R.) Detail of《Apple Picking》

撿拾蘋果,此作收藏於維吉尼亞州的首府里奇蒙 [維吉尼亞藝術博物館 / VMFA]。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3:25 (IP: ) T 5110_R 10 引 用

△《The Large Garden》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68 x 221 cm, 1895, Musée d‘Orsay, Paris

波納爾經常從住家附近尋求創作的題材,這是1895年他們家居住在法國東南部勒格朗朗普 (Le Grand-Lemps) 時的情景。果園裡餵食雞隻,姪女們採拾果實,女傭正晾著衣服,以翠綠色系貫穿整個畫面,充滿無限生機,是一幅安詳寧謐的景象。

本件作品畫幅極大,顯然受到日本屏風的影響,將幾個不似相關聯的主題場景 (Distinct scenes) 並置在同一個場域,企圖將時空壓扁,這種思維後來被立體派的畫家廣為應用。也因此,波納爾被同儕們譽為「the very Japanesque Nabi」。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4:00 (IP: ) T 5110_R 11 引 用

△《Danseuses》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rdboard, 28 x 36 cm, ca. 1896, Musée d‘Orsay, Paris

《舞者 / Danseuses》的畫幅很小,不過人物的佈局方式,令人驚艷。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4:32 (IP: ) T 5110_R 12 引 用

△《Twilight, also called The Game of Croque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30 x 162.5 cm, 1892, Musée d‘Orsay, Paris

開始繪製大型油畫之初,波納爾會讓他的父親、妹妹和妹婿當他的人物模特兒,這作品《薄暮 / Twilight》就是如此完成的。在勒格朗朗普的居家庭院裡,幾位大人正進行槌球的遊戲,格外祥和。

女子身著日式和服,樹林樹葉及衣服紋路全都平面化了,可以確定是來自日本版畫的影響。右上角五位載歌載舞的女人形影,韻味或造形可能出自後印象派高更 (Paul Gauguin) 的作品《Vision of the Sermon》,高更一直是波納爾所景仰的畫家。

如果再嚴格推衍,馬蒂斯 (Henri Matisse) 的《The Dance (first vision)》那更是更直接而鮮明了,不過,馬蒂斯的作品完成於1909年,誰受誰影響還不好定論;難怪乎:馬蒂斯在回應藝評家 Christian Zervos 對於波納爾的看法時,就曾如此說過:「沒錯!波納爾是我們同時代的一個偉大藝術家,理所當然,也要影響到後面的來者。(Yes! I maintain that Bonnard is a great artist for our time and, naturally, for posterity.)」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5:11 (IP: ) T 5110_R 13 引 用

    ●● 室內的親密場景 / Intimate Interiors

波納爾的室內場景畫作,其主題人物有些是利用相機的“快照 snapshot”來捕捉形影,之後再組合畫面的結構,不論俯角或仰角,將被拍攝物賦予塊面形式用以完成他的構圖結構。1890s 年代,他正迷上了攝影的拍攝功能與影像的紀錄。

善於利用光線的投射,從窗口或者屋內燈光的斜照光影,鋪陳出他心目中的意象。畫中人物仍以家庭成員為主:他的父母、同伴、妹妹和姪兒等,當然也包括劇院裡的演員,因為他曾為比利時象徵主義劇作家莫里斯.梅特林克 (Maurice Maeterlinck, 1862-1949) 的劇作設計過舞台、劇服和節目表。


△《Reading the Newspaper》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ca. 1912, private collection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5:43 (IP: ) T 5110_R 14 引 用

△《The Bowl of Milk》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16 x 121 cm, ca. 1919, Tate Gallery, London

面無表情的女子,端著一碗牛奶準備餵食黑貓,黑貓在桌子底下顯得相當隱澀而不起眼。整個畫面的安排完全著重於從窗戶進來的光線與桌面所形成的塊面關係,試圖作親密而緊湊的連結。

據後來藝評家的推測:這位女子應該是模特兒 Lucienne Dupuy de Frenelle,她是波納爾的人物畫作裡出現過幾次的主角。1919年波納爾在法國南部昂蒂布 (Antibes) 時,遇上的一位模特兒。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6:25 (IP: ) T 5110_R 15 引 用
 
△ (L.)《The Woman with Ca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78 x 77.5 cm, ca. 1912, Musée d‘Orsay, Paris

請留意作品《The Woman with Cat》,淺檸檬黃色桌面、朱褐牆壁、藍黑色人物、白貓、與藍灰色壁爐幾個塊面的對應關係,波納爾意圖作諧和的調整和試驗。

自從1886年 [新印象派 / Neo-impressionism] 提出復原色彩三原色的主張之後,光學的理論影響到藝術的創作行為,因此才有 [點描派] 的產生。隨之,色彩的「明度」與「彩度」也才成為諸多畫家們的關注焦點。

△ (R.)《The Table》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02.9 x 74.3 cm, 1925, Tate Gallery, London

波納爾擅用俯視的角度來營造異於視覺習慣的構圖,這一點是他的特色與訣竅。同時讓泛白的桌面形成一片「虛」的構成元素,與周圍的「實」肌理作一強烈對比。

妻子 瑪爾特 (Marthe) 的影像置放於畫面的左上角,這在傳統的構圖方式上比較少見,屬於大膽突破的嘗試;也就是說,試圖令造形元素進行「重新組合」。因為繼印象派之後,藝術家們無不企圖擺脫所謂「故事性」的束縛,讓創作「獨立」成為真實「Fine Art」的訴求。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7:24 (IP: ) T 5110_R 16 引 用
 
△ (L.)《Marthe with White Tablecloth》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26, collection Winter

△ (R.) 作品《Marthe with White Tablecloth》之局部,畫面左上部份呈現反光,這就是臨場拍攝照片的困擾。或許可以在鏡頭前加上 [偏光鏡片 C-PL],但是原燈光照明已經極弱,再減光恐有震動模糊之餘慮,確實兩難。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8:08 (IP: ) T 5110_R 17 引 用

△《Evening by the Lamp》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73.5 x 88.3 cm, 1921, Musée d‘Orsay, Paris

檯燈旁的夜晚。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1:59:20 (IP: ) T 5110_R 18 引 用

△《Desser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46.3 x 65.3 cm, 1940, Foundation Beyeler, Riehen/Basel

《甜點 / Dessert》說明了波納爾作品的色彩遠高於主體的重要性,他用彩度極高的朱黃色系,表達甜點的嗅覺與味覺的感受力。

在高更有如魔幻般魅力的驅使下,波納爾沉潛埋首、逐一探索著那比派立足以及發展的可能性。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0:28 (IP: ) T 5110_R 19 引 用
 
△ (L.)《Table Corner》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63 x 63 cm, 1935, Musée d‘Orsay, Paris, on deposit at the Centre Pompidou,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桌角 / Table Corner》顯現出「平面、圖案化」的面貌形式,這種思考方向與創作主軸,拉開了立體派、表現主義與抽象主義的序幕。

△ (R.)《The Work Table》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26-1937,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The Work Table》收藏於華盛頓國家畫廊,作品追求塊面的構築與對應關係益形顯著。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1:10 (IP: ) T 5110_R 20 引 用

△《Dining Area at Le Canne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81 x 90 cm, ca. 1932, Musée d‘Orsay, Paris; on deposit at the Centre Pompidou,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南部勒卡內住家的餐桌與壁爐擺飾。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1:37 (IP: ) T 5110_R 21 引 用

△《The Breakfast Room》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65.4 x 108 cm, ca. 1886, Brooklyn Museum, New York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2:46 (IP: ) T 5110_R 22 引 用

    ●● 波納爾與出浴 / Bonnard and The Bath

大多數波納爾的出浴作品之評價相當高,而且頗受藝評界所矚目。熠熠發光的色彩,掌握不住的筆觸,以及模特兒的胴體姿態,每一件作品總是教人着迷、激賞。

他的裸女畫作或有一些「性」的暗示,但通常為一些室內的飾物阻隔了,比如壁紙、瓷磚、地毯、鏡子或者窗簾,僅呈現出微微的「性」,但作品的藝術質感更是不容忽略,何況籠罩在溫馨雅緻光暈裡的畫面是何等地怡人宜性。

出現過在他作品中的模特兒計有:蕾妮.莫恰契 (Renée Monchaty)、瑪爾特 (Marthe)、短期的 Lucienne Dupuy de Frenelle 和迪娜.薇荷妮 (Dina Vierny) 。1893年後期,波納爾遇到了 Maria Boursin (後稱 Marthe de Meligny),瑪爾特 成了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兩人於1925年8月步上紅地毯。

波納爾婚後幾個星期,先前的情婦兼模特兒 蕾妮.莫恰契 卻因而殉情身亡。


△《Woman Dozing on a Bed or The Indolent Woman》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96 x 105 cm, 1899, Musée d‘Orsay, Paris

《床上打瞌睡的女人或慵懶的女人》是波納爾裸女作品中不算「多彩出色」,但確是值得關注、也是他繪畫生涯裡至關重要的畫作。類似炭筆素描,用色極少,結構上卻是完整無瑕。

採取的是俯角的構圖,人物是他的妻子瑪爾特,張開的雙腿隱約帶有親密激情過後的「性」暗示,不過昏黃的燈光將人體與陰影融合成為密不可分的組成關係,連床尾的被褥亦是造形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女子的長髮在床上蔓延漂浮著,蜷曲一旁的黑貓,更顯象徵意味十足的符號標記。巴黎重要畫商、收藏家和出版商 Ambroise Vollard 看過此作之後,邀約波納爾為其新出版象徵派詩人保爾.魏爾倫 (Paul Verlaine) 的詩作《Parallèlement (1889)》提供插畫。


△《Woman Dozing on a Bed or The Indolent Woman》作品局部


△ 右小圖是為波納爾殉情的模特兒 蕾妮.莫恰契(擷取自網路)。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4:28 (IP: ) T 5110_R 23 引 用
 
△ (L.)《Somber Nude (Dina Vierny)》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65 x 81 cm, 1941-1946, private collection

其實這幅是波納爾比較晚期的裸女作品,他的妻子瑪爾特於1942年過世後,找來雕塑家 阿里斯蒂德.馬約爾 (Aristide Maillol) 的模特兒 迪娜.薇荷妮 (Dina Vierny) 成為他的工作夥伴。薇荷妮在巴黎藝壇非常著名,前後受僱於馬蒂斯、馬約爾和波納爾當模特兒,後來也成為藝術品交易商、收藏家和博物館的董事。(這裡有張照片是雕塑家馬約爾及模特兒薇荷妮

當過波納爾的模特兒後,薇荷妮如此回憶道:「他不要我一直站在那兒,要我在他面前游離『存在』著,並且要忘記他的存在。」

「波納爾沈默寡言,根本就不講話。但突然會開口讚美說:so beautiful, so poetic ...我們交談、我們成為終生的朋友。如果問我意見,我會認為波納爾是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當你開始認知、懂得他的作品,他的畫筆簡直就像可以直接驅進你的心坎裡一樣。」

△ (R.)《Pink Nude, Head in Shadow》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ca. 1919, Musée d‘Orsay, Paris

1919年波納爾在法國南部昂蒂布 (Antibes) 時,遇上一位短期模特兒 Lucienne Dupuy de Frenelle,黑髮含蓄,姿體優雅。

波納爾將她的皮膚表現得有如雕塑作品一般,光線微暈感性,膚色表現的筆法之轉折格外微妙,鮮明的筆觸,把對比效果發揮得實為淋漓盡致。



 
△ Detail of《Somber Nude (Dina Vierny)》and《Pink Nude, Head in Shadow》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5:43 (IP: ) T 5110_R 24 引 用

△《The dressing table》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52 x 45.5 cm, ca. 1908, Musée d‘Orsay, Paris

梳妝檯,結構嚴謹,設色諧調、溫馨暖和。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6:46 (IP: ) T 5110_R 25 引 用
 
△ (L.)《Man and Woman》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15 x 72.3 cm, 1900, Musée d‘Orsay, Paris ; (R.) 作品局部

一對佳偶的裸露畫像,女主人沈思悵惘、若有所失,低頭輕撫著貓隻;前景中的波納爾自己,彷若一隻飄渺的靈魂。

鏡檯立中,區隔了兩樣情緒世界,相信是創作者刻意的安排,隱喻「Adam and Eve」之所以為「人」的無奈吧!《Man and Woman》。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7:38 (IP: ) T 5110_R 26 引 用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8:07 (IP: ) T 5110_R 27 引 用

△《The Bathtub, or The Bath》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25, Tate Gallery, London

橫躺在浴缸裡的裸女,微弱泛白的光線有點冷沁,但也不失一處私人禁地的神秘感。

橫向取景、水平思考,是波納爾慣用的俯角造境。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09:28 (IP: ) T 5110_R 28 引 用



△ (L.)《Nude in an Interior》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34 x 69.2 cm, 1912-1914,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 (M & R) Detail of《Nude in an Interior》

這是一幀波納爾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品《Nude in an Interior》,裸女瑪爾特若隱若現,頗有「半遮面」的意味。左下角梳妝檯的橫切面,浴室垂直牆壁的鵝黃壁紙,左邊灰藍色牆壁,一起侷限住浴室內的春光。

深具現代手法的框景方式,用意獨到、不言可諭,讓塊面的「虛」與「實」營造出一份令人意外的心理空間。彩度不低,設色瑰麗華美,不愧為是上乘佳作。



此作品同樣來自華盛頓國家畫廊。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0:48 (IP: ) T 5110_R 29 引 用
 
△ (L.)《The Dressing Room, Nude with Mirror, or Nude before the Mirror》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04 x 153.5 cm, 1931, Fondazione Musei Civici di Venezia, Galleria Internazionale d’Arte Moderna di Ca’Pesaro, Venice
△ (R.) Detail of《The Dressing Room》

更衣間裡鏡前的裸女,用色多彩,筆觸何等之華麗。作品來自威尼斯 Galleria Internazionale d’Arte Moderna di Ca’Pesaro 自然歷史博物館。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1:32 (IP: ) T 5110_R 30 引 用
 
△ (L.)《Homage to Maillo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17,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 (R.) Detail of《Homage to Maillot》

波納爾與雕塑家 阿里斯蒂德.馬約爾 (Aristide Maillol) 相識於1906年,地點是法國的南部。地利之便,之後的三年每一年都要去探望這位雕塑家,因為波納爾在坎城 (Cannes) 附近的勒卡內 (Le Cannet) 就擁有自己的房子。

勒卡內風光明媚自不在話下,畫作《向馬約爾致敬 / Homage to Maillot》內的銅雕正是馬約爾的作品,室內靜物的陳列,瓶花的擺飾,平實無奇,跟一般人家大同小異。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2:30 (IP: ) T 5110_R 31 引 用


從作品裡,也許有人尋求技法,可能有人思索產生的背景,或者有人想一探創作者的內心世界。每個人的生命軌跡大致相同,生老病死,都走著同樣的道路。

藝術作品的可貴處在於:如同一面鏡子一樣,讓你我可以靜下心來省思一下:你意氣風發了?或是日益憔悴?具有的振奮或療傷功能我們當然不可錯過或偏廢。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3:05 (IP: ) T 5110_R 32 引 用
 
△ (L.)《Nude with Back to Her Toilet, Woman at Her Dressing Table, or Yellow Harmony》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34, Centre Pompidou,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Paris
△ (R.) 作品局部

這件作品《黃色的和諧 / Yellow Harmony》是值得喝采的。

依據常理,「空間」的構築方法除了以造形元素去架構之外,亦可用色彩明度或彩度高低去作層疊區隔。但是,波納爾卻選擇使用了幾近相同的色彩條件,完成了既浪漫又合理的和諧處理,怎不令人折服?

折服的事,還有下端白色的浴缸壁面和地磚,其高密度肌理的「實」與上半部的「虛幻」色彩形成一個高反差的對應關係;再者,右邊桌子橘紅色的橫式塊面,舉足輕重或缺不宜,它扮演著整體畫面的壓軸角色。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3:48 (IP: ) T 5110_R 33 引 用
 
△《Nude in the Bathtub》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25, Tate, London

就構圖而言,作品《浴缸裡的裸女 / Nude in the Bathtub》簡直叫人咋舌!怎會有人把浴缸的緣線從俯視角度將畫面切成對半?說實在,這是一個非常奇怪而冒險的險招。

所以說,「實驗性」的創作非必全都「悅眼悅耳」,而先例的原創者往往就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拓展和立足的「可能性」。

左手邊有位婦女好像拿著浴巾浴袍正步入這間浴室,僅僅露出半個身子,構圖離奇外,同時還帶有一些絲微莫名的「故事性」。

對照一下創作的時間表,1925年這一年,波納爾與瑪爾特才剛新婚不久,婚後數星期結果原情婦 蕾妮.莫恰契,竟然憤而殉情自殺,這種慘痛人寰的悲劇孰能消受承擔?《浴缸裡的裸女》或許是一個錐心入骨的標記,走進浴室的婦女可能又是另一個符號。

有些時,新歡與舊愛畢竟不好分際。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4:44 (IP: ) T 5110_R 34 引 用
 
△《The Toile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19 x 79 cm, ca. 1908, Musée d‘Orsay, Paris

20世紀初期,出浴是眾多藝術工作者喜愛表現的題材,印象派畫家 愛德加.竇加 (Edgar Degas) 就是箇中翹楚,竇加一向使用粉臘筆完成畫作;波納爾則選擇了複雜的成份來描繪他的現代蘇珊娜 (modern Susanna),用以表達她淋浴時的驚鴻一瞥。

勒卡內的蔚藍海岸時期,波納爾逐步遠離了照相寫實,轉而進入以光影、塊面結構以及閃爍的夢幻色彩,進行他創作的表達媒介與形式。當然,裝飾性的抽象意圖已經令這位藝術家不斷地修正與反省,因為1914年至1921年期間,巴黎早已興起一股以立體主義為主的浪潮,那裡的畫家同儕們正將注意力側重於物象的「質」與「量」。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7:05 (IP: ) T 5110_R 35 引 用

    ●● 人物繪畫 / Portraits

波納爾的創作主題相當多樣性,靜物、裸女、風景等,他都有全面性的涉獵,表現手法一致,可說是全方位的那比派藝術大家。

人物畫都以親近的人為主要的描繪對象,自畫像、父母、妹妹 Andrée、妹婿作曲家 Claude Terrasse 和他們的五個小孩、妻子瑪爾特、模特兒 Lucienne Dupuy de Frenelle 和 Dina Vierny,以及先前的情婦 Renée Monchaty 等。


△《Self-Portrai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04, private collection

以自畫像為例,這張1904年完成、私人收藏的作品,十分優秀,筆法簡潔乾脆、整體造形獨特有力,可說是其多幅自畫像中之最佳畫作。

可惜此次展出懸掛的位置和燈光反光條件很難拍攝,油畫作品的表面通常含有亞麻仁油 (Flaxseed Oil) 成份或上過保護用的 Varnish,易於反光,大家可要將就些了,望請海涵。

回應:honzi 2016-03-21 02:17:30 (IP: ) T 5110_R 36 引 用
天涯台客大阿兄:



謝謝 上了一課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7:44 (IP: ) T 5110_R 37 引 用
 
△ (L.)《Misia at the Piano, or Portrait of Misia Natanson》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46.2 x 39 cm, ca. 1902, collection of Ann and Gordon Getty
作品《Misia at the Piano》的人物 米希亞 (Misia Sert) (小圖取自網路) 本身是一位鋼琴家,父親是任教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 (Saint Petersburg Academy of Arts) 的波蘭雕塑家,因此 米希亞 出生在聖彼得堡。

21歲時嫁給小她一歲的表弟 Thadée Natanson,Natanson 熱衷政治,十分活躍,家裡是一批藝術家喜歡聚集的場所,經常與會出沒的有:畫家莫內、雷諾瓦、普魯斯特 (Marcel Proust)、作家紀德 (André Gide)、詩人馬拉美 (Stéphane Mallarmé)、作曲家德布西 (Claude Debussy)、象徵主義畫家雷東 (Odilon Redon) 和波納爾等。

米希亞是個音樂天才,其祖父也是音樂家,專攻大提琴。米希亞人緣極好,經常客串畫家的模特兒。這件《彈鋼琴的米希亞》是波納爾幫她完成20幾件作品的其中之一。

△ (R.)《The Composer Claude Terrasse and His Two Sons》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95 x 77.5 cm, ca. 1902-1903, Musée d‘Orsay, Paris

妹妹 Andrée 一家是波納爾最親近的親人,妹婿 Claude Terrasse 是一名作曲家。這作品是描繪 Claude Terrasse 及其兩個兒子在練琴的景況。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8:30 (IP: ) T 5110_R 38 引 用

△《The Loge》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91 x 120 cm, 1908, Musée d‘Orsay, Paris

布魯塞爾畫商 Alexandre Bernheim 於1880s年代搬到巴黎之後,將畫廊交給兩個兒子 Joseph 和 Gaston 經營。Gaston 管理有道,廣交畫界朋友,大多以印象派畫家為主。後來更結交了一批那比派的主將,如波納爾及 Félix Vallotton 等。

1908年有一回 Gaston 針對那比派畫家們廣發「英雄帖」,準備為他們幾個家庭的成員繪製肖像畫,波納爾理所當然成為受邀的對象之一,背景選在巴黎歌劇院的包廂,這幅作品《The Loge》就是在這環境下產生的。19世紀末,這種標榜跟追求“現代主題”的風潮在巴黎社交圈非常盛行。

畫中人物是:中間 Gaston,他的右手邊是嫂子 Mathilde,左手邊是他的太太 Suzanne,後頭的男子就是哥哥 Joseph。波納爾不以傳統的構圖方式進行作畫,改以創新的手法去作構圖佈局,結果讓畫面上沒頭沒腦的主人 —— Gaston 大為不爽。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9:05 (IP: ) T 5110_R 39 引 用

△《The Boxer (Portrait of the Artis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54 x 74,3 cm, 1931, Musée d‘Orsay, Paris

這是波納爾64歲小老頭模樣的自畫像,舉起拳頭,像是張牙舞爪,畫題標為《拳擊手 / The Boxer》,是有點自嘲反諷的味道。

骨瘦如柴,肢體緊繃,也許對於現實世界懷有滿腔的不滿,問題是 —— 又能怎樣?太陽照出月亮依舊西沈,不因個人的憤怒而有所改變;類似魯迅筆下的阿Q,更像唐吉訶德。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19:38 (IP: ) T 5110_R 40 引 用
 
△ (L.)《The Brothers Bernheim-Jeune (Josse Bernheim-Jeune and Gaston Bernheim de Villers)》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66 x 155,5 cm, 1920, Musée d‘Orsay, Paris

畫商 Joseph 和 Gaston 兄弟,兩人接下父親的事業後,合作無間,後來還接手併購了 Bignou Gallery,甚至還到紐約開設分行。

△ (R.)《Self-Portrait of the Artist》Artist: Pierre Bonnard, watercolor, gouache, and pencil on wove paper, 1930, collection Triton Foundation, The Netherlands

波納爾63歲時的自畫像,不以油畫作畫,使用的材料是水彩、水粉和鉛筆,表達的方式不俗。尤其是鼻樑與鏡片上的少許反光,出神入化,足見其素描功力之精湛。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0:13 (IP: ) T 5110_R 41 引 用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1:03 (IP: ) T 5110_R 42 引 用

△《A Bourgeois Afternoon or The Terrasse family》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39 x 212 cm, 1900, Musée d‘Orsay, Paris

《有產階級的下午 / A Bourgeois Afternoon》是波納爾一個重要轉捩點的巨幅作品,他從早期的風格裡深層省思、脫胎換骨,最後遠離日本的影響。以此作為例,他讓畫作的群像表情開始有些戲謔,畫題充滿了詼諧,真正找到自己的創作方向。

巴黎藝術雜誌 [La Revue blanche] 總編 Thadée Natanson 於1951年如此寫道:「This stunning Bourgeois Afternoon is where Bonnard really started to find himself.」

繪畫主題是妹婿作曲家 Claude Terrasse 一個家庭的下午時光,地點在法國東南部伊澤爾省的勒格朗朗普 (Le Grand-Lemps),妹妹一家長期住在這兒。


△ Detail of《A Bourgeois Afternoon or The Terrasse family》

創作形式上有點接近於漫畫的手法,讓性格互異的眾人齊聚一堂,趣味性之外,這種藉諸大幅作品的表達,更不禁令人聯想起盧梭純真浪漫的《夢境 / The Dream》和秀拉的《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 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都是大場面的巨作。

不過,結構與色彩的鋪陳嚴謹順暢,其表現方式展開了他後來的創作之路,尤其是面對法國南部勒卡內 (Le Cannet) 及韋爾農 (Vernon) 的好山好水。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1:57 (IP: ) T 5110_R 43 引 用

    ●● 野地花園:波納爾在諾曼第 / The Wild Garden: Bonnard in Normandy

1912年8月,經過數次旅行之後抵達了北部的諾曼第,波納爾和妻子瑪爾特在北部塞納河畔的韋爾農 (Vernon) 購置一間不是很大的房舍,景觀特佳,從房子的陽台即可瞧見塞納河流域、草原和野地河谷。外頭的景緻,等於延伸了他工作室的視野。

波納爾很喜歡這地方,因此將此地暱稱為「My Caravan / 我的篷車」或「My Trailer / 我的旅行拖車」,意指不需走動就能觀賞風景。

停留在韋爾農期間,波納爾經常跑到吉維尼 (Giverny) 去探訪莫內 (Claude Monet),兩人同是畫家,不過畫風存有極大的差異性,相處與對談的時刻非常融洽和懇摯,甚至莫內還鼓勵波納爾多多從事風景創作,在他的眼裡,波納爾的筆觸飽含了太大太濃的「詩」性。

 
△《House among the Trees (“My Caravan” at Vernonne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ca. 1918, The Fitzwilliam Museum, Cambridge
△ 作品《House among the Trees》局部特寫

作品《House among the Trees》是寫生居家附近的屋舍與小徑,像一篇短散文一樣,充滿著鄉間的寧靜氣息。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2:48 (IP: ) T 5110_R 44 引 用

△《The Path to Le Canne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45, private collection

陽光燦爛的《去勒卡內的小徑 / The Path to Le Cannet》。右圖(取自網路)是從勒卡內的維多利亞大道遠眺坎城 (Canne)。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3:25 (IP: ) T 5110_R 45 引 用

△《The Hun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10 x 127 cm, 1908, Gothenburg Museum of Art, Sweden

作品《狩獵 / The Hunt》遠從瑞典的 [哥特堡美術館] 借展於此。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3:57 (IP: ) T 5110_R 46 引 用

△《Trouville, the Exit of the Por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77 x 103 cm, 1938-1945, Musée d‘Orsay, Paris

《特魯維爾,港灣的出口 / Trouville, the Exit of the Port》是波納爾比較晚期的作品,用筆嫻熟沈穩,一氣呵成。

特魯維爾是法國北部上諾曼第地區的一個港口市鎮,他經常往返於南邊的勒卡內和北部的諾曼第兩地。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4:28 (IP: ) T 5110_R 47 引 用

△《View of the Port, Saint-Tropez》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11,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現藏於紐約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的作品《聖特羅佩港的景觀 / View of the Port, Saint-Tropez》,構圖具有強烈的原創性,十分令人喜愛。

聖特羅佩位處於法國南部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的瓦爾省 (Var) ,是個小鎮,南臨地中海。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5:09 (IP: ) T 5110_R 48 引 用

    ●● 阿卡迪亞 / Arcadia

波納爾建立了他獨特的個人繪畫風格,尤其喜愛南北遷徙,北至諾曼第,南到地中海的勒卡內,都是風光明媚的區域。繪畫生涯跟著轉變,中晚年之後,創作題材著重於自然田園的描寫,因此作品有「阿卡迪亞 / Arcadia」 之美譽,被比諭為「世外桃源」的形塑者。

Arcadia 原屬希臘南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一個未經污染地區,被西方人士視為飽含詩意的夢幻天堂,也是希臘神話中牧神 潘 (Pan) 的家鄉。「Arcadian」於近代而言則是指「田園野地」之意。


△《Landscape with Tugboat》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1930, Musée d‘Orsay, Paris

雖然波納爾受過傳統美術學院的教育,不過他的繪畫路線卻違拗於美院教學的常規,等同於一個「素人畫家」以純真浪漫的直覺進行創作。以這作品《有拖船的風景 / Landscape with Tugboat》為例,構圖根本不甩啥是舊有規矩,他用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將畫布填得滿滿、漫天蓋地豐盛。

當然,也不可謂信手捻來全不費心經營,層次之造境自有他的分際與拿捏,這正是波納爾畫風之所以迷人之處。拖船的位置,是奇特的佈局,整體筆法之鈍拙無章,確也是內在意識的直接流露和陳述。

回應:討海人 2016-03-21 02:25:36 (IP: ) T 5110_R 49 引 用
雖然舊金山 [榮譽軍團藝術博物館]離家近、但是還是感謝<緑翠園>

的功能、我可以随時進来欣賞、這欄也是令人留連忘返的走廊!!

感謝天涯台客さん、但是怎麼没有帯我去??

回應:天涯台客 2016-03-21 02:25:52 (IP: ) T 5110_R 50 引 用

△《Pastoral Symphony》Artist: Pierre Bonnard, oil on canvas, ca. 1916-1920, 60 x 130 cm, ca. 1886, Musée d‘Orsay, Paris

《田園交響曲 / Pastoral Symphony》是波納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受託於畫商 Joseph 和 Gaston 兄弟,為他們在巴黎的寓所入門所繪製的四幅作品之一。鬱蔥肥沃的田野,洋溢著一份遺世的境地與嚮往之情。

畫面被分割成上下兩個截然不同的色域,背景青翠的林木田園是法國北部諾曼第的蔥鬱景觀;前景朱褐色的鄉村景物則是南部「Arcadia」的熱情款式,擠牛奶的村婦、嬉戲的少女,刻劃出人間淨土的風采。



△▽ Detail of《Pastoral Symphony》



 返回 文化分區 返回 詩 情 畫 藝  ▲往上   頁次: 1 2 3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 法國「那比派」畫家 波納爾 ◆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Big5碼。

姓 名:

回應內容: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