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i2 uan ren2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歷史上的今天:二林事件紀念日
發表:Tai2 uan ren2 2010-10-23 19:01:23 閱覽數:7316 (IP: ) T 3128 引 用
 


回應:Tai2 uan ren2 2010-10-23 19:11:23 (IP: ) T 3128_R 1 引 用
續前文:

重則蔗農不得參與,採收由糖廠雇工而蔗農出錢……種種荒唐的壓榨手段,可說無所不用其極。而且各糖廠採收區的手

段也不一致,如中部各糖廠採收價有至每千斤7~8圓的,但南部新興糖廠只約3~4圓而已。而二林區的收價卻與南區差

不多。既不合理,又不公平。但老百姓哭訴無門,長年就這樣悽慘、窮迫地過著沒有陽光的日子。根據當時《台灣民報

》計算,蔗農一甲地兩年的辛勞只有淨餘10圓,約等於一個蔗農50天的生活費。作家楊逵[18]曾這樣描述:「天天所食

是無米的蕃薯籤飯,罕有的鹹魚便講是有點奢侈了。」從日本實施種種不公不義的壓榨手段看,對於勇於訴求與抗爭的

二林人而言,當然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三)李應章革命思潮的引導與台灣文化協會的鼓吹

二林蔗農事件的爆發原因雖多,其中最關健的人物是李應章。他從小聽祖母講述日本人占領台灣的殘暴情形,就種下了

反日的情緒。就讀彰化商職時就時常到圖書館閱讀北京出版的進步雜誌《新青年》,作文課曾寫了一篇〈嗚呼慘矣哉〉

,悼念余清芳的噍吧哖事件,差點被開除。後來就讀台北醫專時當班長,曾組織「弘道會」,準備進行反日活動。1919

年又受到北京「五四運動」思潮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曾與同學祕密舉行了「島恥紀念日」集會。次年畢業的「修

學旅行」,他發動一反過去到日本的慣例,改往 國父革命的根據地廣州。1921年初,他與台北師範謝春木[19]發起召開

「全本島人學生大會」。從這些麟趾鳳爪,可以看出李應章自年輕就長於組織,善於領導統御,而且早就萌生了革命的

細胞。所以整個求學過程,都不斷地醞釀著反日情緒與民族革命的思潮。

其實最關鍵的應是1921年三月,李應章醫校畢業,四月就與同學在台北組織「全台灣青年會」,前去向社會名流林獻堂

[20]、林熊徵[21]等募款,認識了蔣渭水[22]、蔡培火[23],因理念相近,相談甚歡。蔣提議將「青年會」擴大為「台灣文

化協會」。結果同年十月就正式成立大會,推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理事兼幹事。李應章則擔任理事兼二林地方幹事

,便開始推展台灣文化的啟蒙運動。從此,台灣各地的文化支會、詩社,如雨後春筍地茁長開花。所以李應章出發的一

小步,形成了台灣民族運動的一大步。

李應章是獨子,早於1919年結婚,故醫校甫畢業,就奉父母之命,回二林開業「保安醫院」,同時便在地方展開反日的

宣傳。當時台灣種蔗面積約占20%,蔗糖達總輸出的47%。可見日本人對蔗糖的經營可說不遺餘力,而且成效卓著。其

中二林區種蔗面積達50%以上,因此受壓榨的人口更多更慘。1923年,李應章結合地方文化協會士紳詹奕候、劉崧甫、

蔡淵騰、陳萬勤等會員,組織「農村講座」,下鄉巡迴演講,教導農民最起碼的新知識,宣導日本官商壓榨蔗農的不公

不義之實情,獲得很大的回 。

▲李應章(大正14年攝) ▲李應章在獄中情景 ▲劉松甫(劉揚仁提供)

轉載台海出版社《台灣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

響他並親自編了〈甘蔗歌〉,教導蔗農歌唱,喚起大眾的共同心聲,激起反日的昂揚情緒。開啟了日後反日的先聲。

1925年4月19日,邀請「台灣文化協會」會長林獻堂一行人到訪,開演講會,更提高了二林區農民的民族意識與向心力,

為後來的「蔗農組合」灌下了堅實的能量,也為「二林蔗農事件」播下了蓬勃的種子。

據說,林獻堂蒞臨的那一天,民眾都自動前來迎接,滿街滿巷,千頭鑽動,萬民空巷;鄉下的鑼鼓也全出籠了,喧天價

響,真如迎神賽會一般,熱鬧程度為二林之所未見。演講會場是在一家碾米工廠,只能容納三、四百人,但屋外的人數

竟超過十餘倍。可見這次演講影響之深且廣了。

(四)國際共產鬥爭思想的啟蒙與誘發

從國際情勢看,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建立了共產黨政權,主張無產階級專政,並積極向世界各國滲透與推銷。鄰近

的中國、日本,當然首當其衝。日本共產黨成立於1922年7月15日,主張日本應自台灣撤軍,讓台灣獨立。除暗中積極扶

植台灣共產黨外,且與左傾的日本勞動農民黨,介入了台灣的農民組合,影響很深。李應章醫專時就閱讀了不少日本左

派的書刊,對馬克斯的思想頗為嚮往。這可能也是他後來偷渡大陸的動機之一。當時倡導鳳山農民組合的簡吉與大甲農

民組合的趙港[24],都曾一再勸阻他留在台灣一起奮鬥,他並不為所動。再由後來他在上海於未解放前,熱心積極地為

地下的共產黨員掩護與奔走,更可見一斑。

再從李應章介入二林區蔗農的陳情案件後,結合台灣文化協會的會員,積極研究種蔗的成本,編寫甘蔗歌,舉辦農村講

座,動員基層種蔗群眾,激發敵愾同仇的情緒。從這些運作的屐痕,都可以嗅到共產主義無產階級鬥爭的氣息。再由「

二林蔗農組合」成立時,就聘台南新報日籍記者泉風浪為顧問。二林蔗農事件發生後,日本勞動農民黨立即派了麻生久

、古屋貞雄、布施辰治等三位律師來台義務辯護,甚至作巡迴演講。可以看出國際左傾思潮影響了二林區蔗眾的思想與

奮鬥,播種了農民「捍衛自身權益,反抗會社剝削」的鬥爭種子,誘發了農民日後一波波的訴願與抗爭。

(五)日本剝削下的農民形成風雨欲來的情勢

所謂「軟土深掘」,日本官商結成一丘之貉,一則大權在握,有恃無恐;一則見台灣順民軟弱易欺,便肆無忌憚地為所

欲為。譬如日人藉「土地調查」與「林野調查」,把許多登錄不明的農民耕地都橫加掠奪。又如被大水氾濫沖毀的農地

,也不准農民重新登錄,如1898年虎尾溪的氾濫就是如此。甚且官商聯手,霸佔了農民不少土地,二林的「源成農場」

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更可恨的是後來台灣總督府為了安撫精簡人事而被令退職的日籍官員,將原來租給農民的官有土地

,全部改租給他們,使得全台有16,793戶,計91,658人的生活頓失憑依。《台灣民報》曾痛切地指出:「壹千餘戶的家族

生活問題,輕於五戶退官者的總地主的享樂嗎?」這等措施,牽聯土地之廣,影響民生之大,只是像山洪之未爆發而已



這樣在糖廠會社無理的剝削厭榨下,各地蔗農覺醒的哀號與呼聲,此起彼落,紛紛串連,形成風雨欲來之勢。譬如,

1924年8月,彰化郡線西庄就成立了「甘蔗耕作組合」;1925年初,嘉義郡新港庄也成立類似組織。但都不堪一擊,經不

起日人的安撫與脅迫,不久便灰飛煙滅了。同年5月,南台灣首富陳中和家族,擬將鳳山郡七百甲地轉給新興糖廠做蔗

園,引起原有佃農的不滿,組織「佃農組合」來抗爭,迫使糖廠讓步。但佃農目的達成,組合也解散了。同年,總督府

限制員林青果社的芭蕉自由輸出,6月28日也爆發蕉農的抗議事件,但最後卻不了了之。這些風潮,雖然都未成氣候,

卻間接刺激了農民的覺醒,敢於站出來爭取自己的權益而蠢蠢欲動了。由今看古,由古思今,不禁填曲為證:

俺曾見蓬壺玉殿虎當道,剝削蔗農官商飽。誰知曉惡有惡報:眼看他闢農場,眼看他吞甘蔗,眼看他落跑了! 如今社

會繁榮,誰不羨我寶島?將五十年發展看俏,謅一曲台灣好,願高聲唱到老!

二、二林蔗農事件對台灣農民運動的的影響

(一)激勵知識分子站出來,為農民前鋒

台灣早年傳統的農業社會結構,知識分子大都出身於工商或大地主家庭;佃農子弟根本進不了私塾,日人據台後雖設公

學校,能入學的仍為數不多。而日本官商勾結所剝削的也大都是窮農階層。二林區的社會結構也不例外。惟二林人具有

特殊的社會性格,鄉紳出智,農民出力,不平則鳴,逆來則反彈。當時領導蔗農的都是地方望族,有所謂「五虎將」:

李應章是醫生世家,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國學造詣亦高。詹奕候曾遊學日本早稻田大學。蔡淵騰既習於私塾,又

公學校畢業,是香草吟社成員。劉崧甫[25]長於私塾家庭,有家學淵源,中、日文的俱佳。陳萬勤是嘉義農校畢業。要

之,五人都是大地主,他們儘可在家享受榮華富貴,為什麼要甘冒大不韙,出來領導蔗農抗爭呢?這就是二林的讀書人

對民族意識的執著。所謂「人飢己飢,人溺己溺」,懷抱著「以天下民物為己任」的使命感。不忍見蔗農同胞受苦受難

,所以不畏強權,不計後果,毅然挺身而出。讀書人這種「憂以天下」的典範,誠然感動了當時全島的知識份子。

二林事件發生後,彰化賴和[26]醫師曾就寫一首〈覺悟下的犧牲〉寄給二林蔗農同志。詩中一再呼喚著:「唉!覺悟下

的犧牲,覺悟地提供了犧牲。我的弱者的鬥士們,這是多麼難能!多麼光榮!」感動之情溢乎言表。而影響最深、響應

最烈的要算鳳山簡吉。他是台南師範畢業,原是一位小學教師,因他曾數度前來二林,被二林人所感動。更常陪李應章

等到處演講。1927年4月20日就陪李應章在二林農校作夜間演講,一起被警察拘捕。他看到「二林蔗農組合」發揮了如是

的統合的力量,就毅然決然辭掉教職,投身領導鳳山地區的農民運動,成立「鳳山農民組合」,串起了全台農民運動的

處處煙火,成就最大,功績厥偉!

其他,像領導大甲農民組合的趙港,是台中一中畢業;領導屏東潮州農民組合的陳崑崙[27]、陳德興[28],分別畢業於台

北工業學校與台南師範;領導嘉義農民組合的侯朝宗[29],也是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在在都是一時之秀
▲1927年4月20日簡吉(左)陪李 ▲上左簡吉、右趙港。

應章到二林農校演講後被捕 下左楊逵、右陳崑崙。

轉載大眾教育基金會《漫漫牛車路》 轉載《台灣農民運動先驅者》

與不可多得的知識階層。而名作家楊逵於1927年留日一歸來,也立即加入簡吉的「鳳山農民組合」。這都是知識分子覺

醒的力量,而也使他們的學識理論能在「農民組合」運動中找到了實踐的空間。

陳芳明教授〈日治下左翼運動的實踐者〉以為二林蔗農事件是「台灣歷史第一次見證到知識分子在階級運動中起了積極

的作用……,農民運動開始有策略、有方向、有階級意識,無疑是以二林事件為起點。這次的星火並未被撲滅,反而引

起連鎖反應」。可見二林蔗農事件的號角,確實敲醒了讀書人的良心,把他們激勵了出來,為農民前鋒,為農民而奮鬥



(二)舉辦「農村講座」教育農民,成為台灣農民運動的重要模式

李應章從1923年9月起,就邀集文化協會會員,進行農業調查研究,搜集資料,算出各種作物種蔗收成比較表、各地物價

和每年糖價比較表、多少甘蔗軋出多少糖、糖廠利潤和蔗農收入比較表,讓蔗農知道被製糖會社剝削的嚴重性。另方面

開始組織「農村講座」、「農村夜校」,下鄉作巡迴演講會,直接與農民接觸,讓資訊閉塞的農民知道捍衛自身的權利

。同時還編寫〈甘蔗歌〉教農民歌唱,喚起蔗農的悲情。由於他們敢公然地批評日本政府和糖廠的種種不是,在農民受

盡欺壓、屈辱的時刻,當然獲得熱烈的回響。聽說每次聽眾都擠滿了會場。因為日本人規定不得在戶外辦理,警官容易

監視、干涉與跟蹤。據1925年12月20日《台灣民報》曾報導在二林演講時的一段佳話:「於詹氏(應是詹奕候)演說勞動

組合論之際,突然有一警官立在講座邊叱曰:『不可恣意言之。』當時聽眾失聲大笑,而詹氏泰然自若,滔滔不斷……

」滴水觀海,可以看出這群讀書人的凜然風骨與無畏無懼的氣魄。這種風骨與氣魄,怎不震搣人心?怎不激起了台灣知

識分子的反省與覺悟呢?

因為二林蔗農組合這項「農村講座」,對農村教育相當成功,使舉台各地的「農民組合」紛紛效法,後來就成為「台灣

農民組合」教育群眾最直接之方式,也是最常見的活動。據「鳳山農民組合」的資料,簡吉每次在鳳山附近村落巡迴演

講,都選在民宅或廟內,空間雖小,但總有數百群眾到場聆聽,說到激動處,往往台上台下同聲憤慨與叫好。此時「臨

監席」上的警官便立出聲喝止;若場面一時無法控制,便發出「解散命令」。解散後,群眾便三五成群,以聊天、散步

、賞月、乘涼為藉口,徘徊於會場外,簡吉就適時加入行列,繼續開講。據說,簡吉之所以能成為「台灣農民組合」的

龍頭原因之一,因為他是「鄉村演講會」的高手,很受各地農民的歡迎,因此對台灣農民運動的影響也最大。

(三)二林事件的日本律師作巡迴講演,對農民的覺醒最具震撼力

在1926~1927年,二林蔗農事件公審期間,日本勞動農民黨遣派麻生久、布施辰治兩位律師來台為涉嫌人作義務辯護。

簡吉、趙港等就趁機安排他們到全台各地作巡迴演講,由簡吉翻譯,呼籲農民團結一致,對抗資本主義和地主的宰割。

譬如,布施辰治來台不到十天,在225小時中就奔走台灣南北21處,演講32場,連睡覺也多在火車上度過,對台灣農民運

動的付出,殫心竭力,精神令人敬佩。從大眾教育基金會《漫漫牛車路》所載的資料看,1926年鳳山農民組合歡迎麻生

久的場面,相當龐大,看相片(不很清晰)至少在60人以上。布施辰治抵台的第一場演講會是在基隆聖公廟的廟埕,人數

應在百人以上。1927年3月22日是在豐原一個廟埕,3月23日夜在新竹公會堂,民眾都人山人海(相片都不清晰)。而二林事

件第一審公判後,麻生久曾與所有被告合影(1926年8月30日),第二審公判後,布施辰治、簡吉曾連袂至二林探訪,並與

大家合影(1927年5月25日)。


▲上圖為布施辰(前排中)治演講後與蔗農組合幹部合影:

前排左李應章、前排右謝春木(謝悅校長之弟)

後排左二為簡吉(轉載大眾教育基金會《漫漫牛車路》)

李應章在〈一個台灣知識份子的革命道路〉中說:「在第二次公審之前,我和台農民組合的簡吉陪布施律師到各地講演

,控訴日本的殖民統治。」(照片裡作陪的還有謝春木),更可以得到印證。再由巡迴演講場次之多,參加農民之眾,就

可以看出對農民覺醒的震撼力之大。公審結束後,1927年5月4日再換派古屋貞雄律師來台,並長駐台中開業。主要在指

導全台農民組合的擴展、整頓以及戰術訓練,以結合階級鬥爭的戰線。他一直留到戰後才回到日本,對台灣農民組合的

貢獻可以說最大。

(四)喚醒沉睡的農民,勇於為自身的權益挺身出來抗爭

1924年,二林區蔗農在二林庄長林爐、公醫許學等向林本源爭取每甲增加五圓作臨時補貼,數目雖小,但這個成功的案

例遂引發了全島12個會社之蔗農的抗爭。1925年6月28日「二林蔗農組合」的成立運作,引起全島農民的側目。接著10月

22日「二林蔗農事件」的震撼,對向來沉默、順從的台灣農民來說,簡直是當頭棒喝!據說,當各地的農民看到《台灣

民報》的相關報導,無不猛然地驚醒:「老百姓可以這樣嗎?」接著又自問「二林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從此,台

灣窮困的農、工階層漸漸地甦醒了、覺悟了,漸漸地化被動為主動,轉沉默為義憤,敢爭辯,敢訴求。又經當地的知識

分子登高一呼,終於海浪盪漾了,山洪爆發了。各地農民組合紛紛成立,到處舉辦「農村講座」、「演講會」,會場總

是人山人海;每次抗爭雖然遭到取締、逮捕,但農民無畏無懼,前仆後繼。像兩次的「中壢事件」就被捕了118人、判

刑88人。「新竹騷擾事件」也有107人被捕,71人被判刑。但各地的農運仍然方興未艾,不可抑遏。再就組合人數看,

1927年12月4日,「台灣農民組合」第一次全台大會組員已經達21,311人,而有八百多人出席大會。至1928年12月30日第

二次大會時,組員又增加了三千餘人。這股勢力的增長,使得日本政府不得不重新評估,不得不改弦更張。而李應章出

獄後,繼續領導二林蔗農,改採拒種甘蔗的不合作主義,使得林糖不得不屈服,多少正視農民的訴求了。


▲至1928年台灣農民組合成立25處組織圖轉載台海出版社《農民運動先驅者李偉光》

(五)開啟農民組合的先聲,帶動全台的雨後春筍

1925年6月28日,「二林蔗農組合」成立,會員達404人。開啟了台灣「農民組合」正式運作的先河。在這之前,雖然也

有類似的組織行動,卻都在當地糖廠會社的或懷柔、或壓制下而無疾而終。因此,「二林蔗農組合」的成功,無疑給台

灣農民打了一劑強心針。之後,組合又為蔗農的權益到處奔走請命,確實為「農民組合」樹立了有力的典範,終至釀成

了「二林蔗農事件」,揭開了台灣第一個農民抗暴的民族運動,更引發了全台農民的覺醒。最先響應的是高雄簡吉所領

導的「鳳山農民組合」,於同年的11月15日成立。次年的6月6日,台中大甲在趙港等人的策動下也成立了。接踵成立者

有曾文、虎尾、嘉義、麥寮、北門、新營、東港、潮洲、中壢、大屯……,從此如雨後春筍般快速發展起來。至1926年6

月28日,簡吉、趙港諸人為了加強統合全台各地農民組合的力量,於鳳山成立「台灣農民組合」,以簡吉為中央委員長

,草擬綱領,發表宣言,為全台的農業問題而效力,其他各地的組合稱為「支會」。至1927年12月4日第一次全台大會時

,已有26個支會。至次年底第二次大會時,已增至30個支會。這些「農民組合」就成為台灣光復後的農會組織奠下很堅

實的基礎。而「二林蔗農組合」也在1927年6月9日正式更名為「二林農民組合」,成為「台灣農民組合」的支會。由此

可見,由於二林蔗農事件的一聲春雷,竟然引爆了全台灣風起雲湧,遍地雷光電火。

(六)「二林蔗農事件」一聲春雷,引爆台灣一連串的農民運動

1925年10月22日的二林蔗農事件,前後被捕93人,三審定讞被判刑24人。從事件發生,經一審、二審,到三審定讞,歷

時將近兩年。期間《台灣民報》都逐一詳實報導,更作了兩期的專刊報導。在當時資訊不很發達的時代,可以說是台灣

農民的第一聲春雷,一時轟動全島。這種無畏犧牲的精神,促發了全台灣知識分子的覺醒,引領了農民毅然地站出來對

抗日本強權。對日後的台灣農民運動起了帶頭羊的作用,促使1927至1931年間全台爆發了一連串的農民抗爭。其中以

1927年最為頻繁、最為激烈。據大眾教育基金會《漫漫牛車路》的統計,全年在農民組合的指導下所發動的抗爭,高達

344件。大都是以減低田租、反對收回耕地為訴求。所用的方法則以訴訟、設立假債權、拒納租金、陳情、交涉等非武

力手段為多。結果有179件以妥協收場,有57件降低了租金。可見當時農民組合所發揮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而以示威、

遊行、圍堵、抗議、暴力等武力型抗爭也不在少數,這些運動的精神,一直延伸到光復後的「五二○事件」、「葡萄農

事件」、「併吞農會信用部事件」、「白米詐彈事件」等等,可說都可以窺見「二林蔗農事件」的影子。

下列就列舉從「二林蔗農事件」後至今所發生而犖犖大者的十八件農民抗爭事件,其中包括國民政府時代六件:

⑴鳳山事件:1926年9月21日晚,高雄「鳳山農民組合」舉辦演講會,遭日本警察取締而爆發衝突。簡吉、黃石順等八位

幹部被捕入獄。

⑵大肚庄抗議強占土地事件:1926年4月~1927年1月,一批日本退休官僚,勾結總督府,強迫大肚庄73戶農民交出土地

。趙港聯絡鳳山組合支援,成立「大甲農民組合」,進行罷課、罷工、不繳稅活動,與之抗爭。

⑶大寮庄抗議強占土地事件:1926年3月~10月,一批日本退休官僚,勾結總督府強迫大寮82戶農民交出土地,引起抗爭



⑷屏東抗議強占土地事件:1926年3月~10月,一批日本退休官僚,勾結總督府強迫潮州寮、六龜40戶農民交出土地,引

起抗爭。

⑸虎尾郡抗議強占土地事件:1927年4月~8月,一批日本退休官僚,勾結總督府強迫虎尾、崙背、麥寮等87戶農民交出

土地,引起抗爭。

⑹東石郡抗議強占土地事件:1927年4月~8月,一批日本退休官僚,勾結總督府強迫東石郡義竹、過路子等200戶農民交

出土地,引起抗爭。

⑺第一次中壢事件:1927年7月30日,台灣農民組合中壢支部,向日本拓殖會社抗議租金與肥料價格太高,發動示威,衝

突連連。後來日警於7月27日逮捕6名農民。7月30日,農民組合更發動強烈抗爭,甚至發生流血。結果83人被捕,後被判

刑33人。

⑻辜顯榮二林農場紛爭:1927年11月5日,辜家原來在二林太平路以北承接292甲土地,租給佃農種植甘蔗,設置糖廠。

後來在沒有告知佃農下,就轉賣給「鹽水港製糖會社」,引起不滿,佃農拒繳春季租穀。官方立即查封當季稻穀,「二

林農民組合」便動員包圍鹿港辜家,結果莊萬生、謝財神、張福星等5名帶頭者被捕。

⑼新竹騷擾事件:1927年11月27日,新文協在新竹市西門媽祖宮前召開聲援「反對土地及產業政策」大會,率三百多人

向郡役所示威,並丟石頭。結果有107人被捕,71人被判刑。

⑽第二次中壢事件:1928年8月9日,日警下令解散中壢及桃園農民組合,但「中壢農民組合」又重新掛牌,遭到取締而

爆發衝突,農民包圍警所。後35人被逮,判刑22人。

⑾二一二事件:1929年2月12日,日本政府為了不讓「台灣農民組合」繼續發動抗爭,設立「台灣特別高等警察」,全面

鎮壓搜索台灣農民組合機構,一舉逮捕59人,拘押三百多人,最後只12人遭起訴。簡吉判刑一年入獄。又因「台灣農民

組合」成員趙港、陳德興等日漸左傾,最後與台共連成一氣,在日本積極剿共政策下,組合幹部陸續被捕,所以1931年

以後,「台灣農民組合」形同瓦解。


▲1928年12月30日「台灣農民組合」第二次會員大會的歷史性紀念照。

(轉載大眾教育基金會《漫漫牛車路》)

⑿大湖、永和山事件:1932年3月12日~9月22日,這是台灣共產黨在苗栗地區所發動的農民起義事件。結果被捕近百人

,主事劉雙鼎、郭常、邱天送等三人被拷打至死,有34人被判刑。

⒀溪湖糖廠撤消佃農糾紛:1947年1月28日,台灣光復後,溪湖糖廠片面撤消佃農租約,以銃器(槍枝)強押還在耕作的二

林大排沙農民至糖廠,引起三百多村民的不滿與聲援,才召開協調大會。

⒁五二○農民抗爭事件:1988年5月20日,由雲林縣農權會林國華會長等人,策動雲、嘉、南十多縣市的十萬農民北上,

爭取農保等六大訴求,與警察發生嚴重暴力衝突,上演街頭巷戰。結果有林國華、蕭裕珍、邱鴻泳等93人被提起公訴。

⒂二林葡萄農抗爭事件:1979年公賣局與二林地區農民訂定葡萄契作,以十年為期。但農民卻一直增廣種植面積,所以

年年要求酒廠收購超產葡萄,也年年發動千人抗爭,以1995年8月24日圍堵省府,發生警察掛彩最為激烈。十次抗爭簡述

於下:

①1989.8.11:兩百部卡車將葡萄運至南投酒廠,要求收購超產葡萄。

②1993.8.10:32部遊覽車千餘葡萄農至公賣局,要求收購超產葡萄。

③1993.8.12:千餘葡萄農至南投酒廠陳情,要求同意收購超產葡萄。

④1994.7.11:一大群葡萄農至省公賣局,抗議暫停收購超產葡萄。

⑤1995.7.29:兩千餘葡萄農至南投酒廠,抗議作業不公。

⑥1995.8.18:兩千餘葡萄農往台北公賣局抗議酒廠工會拒收葡萄。

⑦1995.8.24:千餘葡萄農為收購問題進行抗爭,圍堵省府,情緒失控,爆發嚴重衝突,多位警民掛彩。

⑧1996.2.10:公賣局查緝私酒,近百果農圍堵公賣局。

⑨1996.7.18:葡萄農向立法院、省議會陳情,希望延長葡萄契作期限。

⑩1997.12.1:葡萄農抵制釀酒葡萄採標購制,全省發酵。

⒃二林抗議取締農民私釀事件:2003年1月10日,由二林社區大學學員所組成的「彰化縣釀酒觀光協會」,抗議政府因宜

蘭假酒毒死人事件,政府就肆行搜索私釀農家,威脅到葡萄農自釀自飲習俗,該會號召全國葡萄農二百多人到立法院舉

行「釀酒除罪化公聽會」事件。

⒄抗議政府併吞農會信用部政策:2003年,執政黨藉實施第一金改之名,併吞弱勢農會信用部之實,引起全國農會聯合

發起「與農共生」活動,於2003年11月23日,發動30萬農民上台北大遊行。

⒅楊儒門白米「詐彈」事件:2003年11月~2004年11月,二林趙甲里青年楊儒門,為台灣加入WTO影響農民生計,呼籲

政府挽救農民困境為訴求,放置了17次的「白米詐彈」。他並於2004年11月25日自首,引起二林鄉親、學界、農運人士

不斷地聲援。結果初審判7年6個月,二審改判5年6個月,至2007年6月獲特赦。

三、大眾教育基金會的「殖民地上的一聲春雷」又促使二林蔗農事件文化重現曙光

在日據時代領導農民運動,成就最大、貢獻最多的應是簡吉。但簡吉最後卻不是死於日本人的手中,而是死於國民政府

的槍下。這是歷史公案,在此我們只根據史料加以陳述。1931年,日本當局大肆搜捕台灣共產黨員,簡吉被逮而判刑十

年。根據《台灣歷史辭典》載:「1945年8月(台灣光復)後,簡吉歷任三青團高雄分團書記、新竹桃園水利協會理事、台

灣革命先烈救援會總幹事。1947年『二二八事變』時與張志忠在嘉義組織『自治聯軍』,1949年10月擔任中共的『台灣

省工作委員會山地工作委員會』書記。1950年初被國府當局逮捕,處死。」大眾教育基金會《漫漫牛車路》則載:

「1945年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台灣。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1951年3月7日,簡吉在當局逮捕進步和異議人

士的一連串行動中被槍殺,是『白色恐怖』的犧牲者。」兩者在意義的判斷仍有些不同。

財團法人大眾(電腦)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明仁,為了平反其父尊簡吉的歷史冤案,曾於2004年將當年農民組合運動資料

作「全國巡迴展覽」。民國94年(2005年)更配合國際研究農民運動學者七月來台訪問,和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合作,特別

規畫「殖民地上的一聲春雷」活動,以「1920~30年代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為主題,訂「尋歷史真相,還前輩清白」為

訴求,舉辦「文獻入厝」的一系列活動。這項活動還邀請中央研究院台史館、彰化縣文化局、二林鎮公所、二林鎮農會

及二林社區大學為協辦單位。因為台灣農民組合與農民抗暴運動,是從二林地起步。所以「殖民地上的一聲春雷」自然

也應從二林響起。二林於94年6月初即展開一系列的籌畫工作,包括7月10日辦理「二林蔗農事件歷史鑑界」,而重頭戲

則在7月12日正式演出。

2005年7月月12日是活動的高潮--在二林蔗農事件發生的地點(廣興里洪江崙蔗埕)舉行紀念碑之定樁儀式。活動從上午11

時開鑼,由二林鎮鎮長傅黎興擔任主席,筆者當主持人。蒞場的中外貴賓、地方人士三百餘人,冠蓋雲集,著實令二林

鎮蓬蓽生輝。蒞臨的單位首長,計大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明仁、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副館長林金田、中央研究院台史館

所長莊英章、彰化縣長翁金珠、彰化縣文化局長陳慶芳、歷史學家莊永明、臺灣師範大學台史所長溫振華、歷史月刊社

長陳順賢、詩人兼農運學者詹朝立、農委會副主任委員戴振耀及地方各機關首長。外國學者有旅美阿肯色大學歷史教授

蔡石山、日本國學院大學教授涂照彥、日本學者有久保敏、MoriTakemaro(森武○)、久保文克等三位、法國學者Lucien

Bianco(畢仰高)、韓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