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aa部落格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主題:道源法師講述『金剛經』
發表:aaa 2009-06-21 17:05:22 閱覽數:182038 (IP: ) T 2849 引 用
 


回應:aaa 2009-07-25 14:16:44 (IP: ) T 2849_R 79 引 用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己四、知見離相(分二)
庚一、見無定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第十八分是「一體同觀」,「一體同觀」的「一體」,就是「無二」的「實相理體」,釋迦如來證得了這個「唯一無二」的「實相理體」了,他觀一切眾生本有的「實相理體」也就是「佛性」,與佛本來是「無二」無差別的;佛知眾生的「實相理體」與佛是相同一個體性的,這叫做「同觀」。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釋迦佛先問須菩提,這裏的「如來」就是講應化身如來,才會跟須菩提對面講話,所以問他說:「須菩提!你認為如來有肉眼嗎?」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如來有肉眼。」如來有肉眼,因為應化身如來,他有父親,有母親,他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他也是血肉之軀,當然有肉眼!既然如來有肉眼,這個問題並沒有再問下去,就問到這裏為止。如來有肉眼,這就跟一切凡夫相同,但是他同中有個不同的地方,因為他還有下面經文中的四個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這個「天眼」就是天界眾生的眼睛,天界眾生的眼睛他不生障礙!我們凡夫的眼睛,隔著一張紙就看不見,何況隔著一道牆壁,那更是看不見了。但是「天眼」他能通達無礙的。世尊有六種神通,當然也有天眼。天上的眾生雖有「天眼」,但沒有下面經文所講的三種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慧眼」就是二乘聖人的「智慧眼」,他能見到「我空之理」,我們現在是依文解義「我空之理」對「我空之理」的境界,我們並沒有真正見到。要是我們能見到了「我空之理」,那我們的「智慧眼」就開了。

所以前面說到,須菩提「深解義趣」後,就感到自己以前所得的「慧眼」未曾得聞這樣深奧的「般若妙理」,因為那時他只有小乘聖人的「智慧眼」,大乘般若妙理他尚未聽聞,今天才聽到,所以感嘆不已,如來已具足了「慧眼」,能見到「我空之理」,但是他跟小乘人不同,二乘人沒有如來下面經文所講的二種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法眼」就是「菩薩眼」,菩薩的眼能夠觀一切諸法的差別相,並能分別得很清楚。二乘的「慧眼」他雖然見到「我空之理」,但是他偏到「我空」那一邊,對一切諸法的「差別之理」,他見不到;這個「差別」屬於「事相」,這個「事相之理」他分不清楚;只有菩薩的「法眼」才能分別清楚,但是菩薩沒有如來的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因為如來已經成佛了,當然有「佛眼」。佛問到這裡,下面並沒有再加以解釋,這個用意,就是教我們研究金剛經的人,一定要多聽聞,聽聞了,你還要去思惟,去研究金剛經的道理。如來之眼叫「五眼圓明」就是如來同時具足了五個眼。「五眼圓明」有個偈頌如下:「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天眼」他所看的東西都是通達無所障

世俗之諦他千差萬別,他有個諦理,叫做「世俗之諦」,菩薩都能知道,他能清楚明了的觀察這個「俗諦」。「慧眼」單能了達「真空之理」,但是觀「俗諦」觀不來。「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佛眼」就像一千個太陽,「照異」就是一個太陽照一個境界,一千個太陽照一千個境界,照的境界雖然不同,但是一千個太陽同一個光體,而且相通的,這叫「體還同」。「佛眼」能觀盡一切,所謂「眼無不極,照無不明。」所觀雖差別無量,但同一「佛眼」所觀。我們把這偈誦明白以後,我們不要只是仰望佛境界高不可攀。如果為了尊重佛你可以作這樣觀想。但是只單看佛了不得,自己卻認為永遠也沒有這個份,那你就太看輕自己的「本性」了。我們的「本性」與佛是「無二」無差別的,你在「五眼」上就可以連想到。

佛也是跟我們一樣,是由父母生的,他有「肉眼」,我們也有「肉眼」。但是他為什麼會有「佛眼」呢?這是他用功修來的,所以說:天底下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天下沒有一個人,父母生下來就成了佛的。釋迦佛的應化身,他示現的相與凡夫的相一樣。在他還沒出家之前,他就學這個世間的學問,你看「釋迦佛傳記」裏面說得很詳細,文學他考第一,武學他也考第一。出家以後,五年參訪,再去學外道的一切修行,把印度所有最高的外道的本事都給學完了。外道最高的禪定「四禪」,釋迦佛也都證過。但是他覺得這不是究竟解脫,才再去參究,再去探尋,終於最後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而成了佛。他這個成佛是從那兒來的呢?這是他自己精進用功修道修來的。

所以你不要這麼想:「唉呀!我們怎會有這個資格呢!」你要是有這種的想法,那你就太沒有志氣了。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來有肉眼,我們也有肉眼;但是中間的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佛已具足,佛是靠精進用功修行,才得到證到的。但是,我們也可以如法的精進修行,總有一天,我們也可以證得這「五眼」的。為什麼呢?因為經典說:佛與一切眾生,佛性本來是平等平等的。佛是怎樣的成佛呢?佛是靠他自己勇猛精進用功修行而成佛。我們凡夫因為懈怠放逸,所以才當了眾生。「彼既丈夫,我亦爾」。釋迦佛,他是個大丈夫,他成了佛;我們也是大丈夫,為什麼不能成佛呢?因此在「五眼圓明」上,我們應該起慚愧心,但是不要自暴自棄,應該發起精進心去修證這個「五眼」。

按科文上,他是說「見無定相」,肉眼觀的是肉眼境界,天眼觀的是天眼境界,慧眼觀的是慧眼境界,法眼觀的是法眼境界,佛眼觀的是佛眼境界。這個「見」所觀的沒有「一定」的境界相。因為能見的眼不是一個眼,所見的境界也不是一個境界,所以才說「見無定相」,這就是如來「悉知悉見」的地方。如來說了「五眼」,接著就說如來是怎樣知道,一切眾生心的道理。

庚二、知無實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釋迦如來在印度說法,大多數都在恒河兩岸說法,聽眾都能看到奔流的恒河,如果說到眾多的數目字,佛就常例舉恒河、或恒河沙來作譬喻,目的是使大家容易了解。「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佛問須菩提說:「你意下以為怎樣呢?如來平常說法,有說過這個恒河的沙子嗎?」「如是,世尊!」須菩提回答說:「是的,世尊!如來是有說過的啊!如來常常拿這個恒河沙數來作譬喻的。」。「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否?」

須菩提!如果把一條恒河中所有的沙數,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恒河,這就是「恒河沙數的恒河沙。」把這「恒河沙數的恒河沙」再以其中一粒沙都算一個佛世界,一個佛世界就是一尊佛教化的世界,也就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樣的三千大千世界,算多不多呢?」「甚多。世尊!」須菩提回答說:「這個佛世界太多了,世尊!」這下面就說到:眾生多,眾生的心念也多。「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爾所」二個字,就是「恒河沙數的恒河沙」那麼多的佛世界,用「爾所」二個字來代表,「國土」就是世界。「爾所國土中,」就是說有如「恒河沙數的恒河沙」那麼多的世界。「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每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眾生,就有無量數之多,如果講到「恒河沙數的恒河沙」那麼多的世界,裡面的眾生,簡直是多得不可思議了。在多得不可思議中,每一個眾生的心念都是千差萬別的,他的妄想心,也是念念不停息的;他一時想這,一時想那,這些眾生的心念千差萬別;而且有無量數那麼多的眾生,他們的心念差別總和,那就根本不可思議了。但是「如來悉知」,這不可思議的心念差別,如來通通知道,這叫「佛知」。這些多到不可思議的眾生,他們的心念差別為何如來通通知道呢?「何以故」呢?「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因為如來他懂得「三諦」的道理,不但懂得,他還親證過。這個「諸心」就是眾生的心,有那麼多的「諸心」。

「皆為非心」——這又怎麼說呢?如來所知的「諸心」,就是眾生妄念分別的這個心,如來通通知道。因為這個心本非實有,當體都是空的,所以才說「皆為非心」,如來知道眾生念念分別的,是緣生緣滅,當體即空,如來所知的這個「雜念心」是經過如來「五眼圓照」過後,所以知道他是「非心」,因為是佛知佛見,所以才能澈底的見到,多到不可思議的眾生的心。「是名為心」在如來份上,他證到中道第一義諦,這才叫「是名為心」。說個比喻,如來證得的「大智慧」,把他比喻為一個「大圓鏡子」,眾生都在這個鏡子上起分別,而那個「大圓鏡子」就像盡虛空、遍法界那麼的大。這個「大圓鏡子」大到,就像周遍「恒河沙數的恒河沙」那麼多的佛世界那樣的大。

這裡面的眾生,雖然多到「不可思議」,但都在「大圓鏡子」那兒起分別、打妄想,而「大圓鏡子」並沒有「起心動念」要去了解他,但是眾生的一舉一動,在打什麼妄想,在「大圓鏡子」上面都自動的現出影子,所以如來不起分別,就能「悉知悉見」,全部知道全部見到。按道理上講,眾生有千差萬別的心,這是按「世俗諦」上講,說明他「有個心」;按「真諦」上講,只是「假名為心」而已。如來已證得「中道第一義諦的心」,所以你的妄想心,都在如來的「真心」裡面顯現,如來他怎麼會不知道呢?下面再加以解釋把他總結起來。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裏推眾生的雜念心,沒有個真實可得。為什麼說眾生的心「即為非心」呢?因為眾生的心是個妄想心,這個妄想心,他念念不停,輪轉於過去、現在、未來,念念分別這三個時際。但在這三個時際中,要去找這個眾生分別心,真正停留的處所都找不到。因此才說:「三際求心,不可得。」「心印疏」上有「三際求心,不可得」的偈頌:「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我們把這偈頌念熟了,還要去思惟;要聞、要思、要修,才能知道他究竟是什麼意思。「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際」就是時間。

這三個時間,「過去心不可得」,因為「過去」已「滅」,這個「過去心」就是我們的妄念,已經過去的一切,你再對他起種種分別,這叫「過去心」,「過去心」他已「滅」了,沒有了,你要上那兒去得到這個過去心呢?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他不停,也叫「不住」,他不停住;這一念中具足九十剎那,一剎那具足九百個生滅。眾生的心念,他念念不停,不會停住,你想得個「現在心」,他已經過去了,你有個念頭,想要得到他,他又過去了,非常的快。因為「現在心」不停,所以說:「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又怎樣呢?「未來心」他還沒生出來,才叫「未來心」。因為他還沒生出來,所以說:「未來心不可得」。

現在先解釋:「三際求心,心不有。」過去心已滅,心不有;現在心不停,心不有;未來心未生,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我們眾生是個攀緣的心,有能緣就有所緣;能緣的是我們的妄想心,所緣的是虛妄的境界。能緣所緣都叫「妄緣」,都是虛妄不實在。你這個時候「三際求心心不有」,如果到了「心不有處,」你觀想到「心不有了」,妄緣也就沒有了,這就是「妄緣無」。你要把能攀緣的妄想心給他觀空,妄想心觀空了,他還能去攀緣心外面的妄想境界嗎?所以能緣的妄緣沒有了,所緣的妄緣也跟著沒有了,這就稱為「妄緣無」。這個「妄緣無」,就是已把「妄緣」「觀空」了,妄緣沒有了;因此也不打妄想了,也沒有執著心外面的境界了;已經把妄緣通通拋捨得乾乾淨淨,這叫「妄緣無」。

到了這個時候,他並沒有落入「斷滅」。「妄緣無處即菩提」,煩惱妄緣雖然滅了,但是「菩提智慧」永恒存在的;這個時候,「菩提智慧」發生了,「菩提智慧」是人人本具有,各各不無,並不是從外面來的,也不是釋迦佛給我們的,那麼,我們的「菩提智慧」怎麼不現前呢?就是給「妄想心」障礙了,覆蓋了。釋迦佛初成正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就說過這樣的話:「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若離妄想則一切智,無師智,自然智即得現前。」你現在把「妄緣之心」「空掉」了,「菩提智慧」就生出來了。

這個「菩提智」是從那兒生的呢?「菩提智」是眾生本來具有的。「菩提智」一生,就是證了「菩提智果」。成佛有二個果,一個叫「菩提果」,證「菩提智果」是個怎樣的境界呢?「菩提智慧」他所緣的是「平等」境界。因為「生死涅槃本平等」。佛法最難了解就是大乘佛法,尤其是最上乘佛法。而我們眾生不明自己的生死之苦,佛說法度生先說「四諦法」,先說「苦諦」要我們知道苦,讓我們知道六道輪迴的生死大苦,你知道了生死大苦,就會害怕生死之苦。你要出離生死之苦,你就得去修行用功,去求證「涅槃」。「涅槃」是梵語,此云:「寂滅」,意思就是把煩惱斷盡生死都「寂滅」了,就會證得了「涅槃」。

這是對小乘人說的。對大乘權教菩薩來說,雖然他了解生死「涅槃」本空,但是他想到我有個「大乘涅槃」可證。我所了的生死,比二乘人還了得、究竟。我不但要了脫分段生死,也要了脫變異生死。因此權教菩薩他還是有個著相在。但是到了最上乘法,他認為生死跟涅槃只是對待的假相。這是因為你有個妄想心,所以才能分別知道有生死。你怎麼知道有涅槃呢?因為你的妄想心執著,認為有個生死之苦,必須要入「涅槃」才能解脫這個生死之苦。所以你才執著有個「涅槃」可得。但是你這個認為還是「妄想」的功能。

你現在「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無。」那個能攀緣的妄想心沒有了,「菩提智」就發生了,在「菩提智」中無有生死去來可得,因為在「菩提智」中生死本空,對著「生死」才說「涅槃」。生死都空了,那兒來個「涅槃」可得呢?所以才說:「生死涅槃本平等」。你懂得了這個深奧的妙理,你就懂得最上乘的大乘佛法了。但是你可不要粗心大意,一粗心大意,你又會落入「豁達空」。假使你認為「生死」本空,就認為沒有生死可了,「涅槃」本空,又何必修行用功去求證「涅槃」呢!

你以為這樣就是了解最上乘的佛法,其實你已經落入了「豁達空」,古人云:「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遭禍殃。」你雖然在「理」上「悟」到「生死涅槃平等」,但是你還沒有達到真實的「涅槃生死平等」的境界,所以你還要腳踏實地去修行,去求證。須菩提尊者已「深解義趣」,他是真實的開悟。開悟了,他還要起修,不修行又怎麼能證得「佛果」呢?所以佛法難學就難在這裡,因為一時說「有」,一時說「空」,所要研究的就是這些道理。既然講到「三心不可得」的偈頌,現在我引證一個公案來講。

中國大乘的頓教禪宗,最初由達摩祖師把他帶入中國。因此達摩祖師便成為東土禪宗初祖。他遊化到了河南省的嵩山少林寺,就在那裏落腳安居下來。後來遇到慧可大師來親近他,他看出慧可大師是可成就的法將,心中歡喜此禪宗頓門心法有所承傳。二祖慧可大師,俗姓姬,名神光。神光由達摩傳法後才改名為慧可。慧可二字含有「智慧足夠了,善根可以了。」神光本是講經法師,深通教理,求法的精神,甚為精進。他聽說有位從印度來的達摩祖師在傳「禪宗頓門心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他就立刻去親近達摩祖師,學習此法門。這個公案的內容是:禪宗二祖慧可禪師,侍初祖達摩,因立雪斷臂,求初祖安心。初祖曰:「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曰:「覓心了不可得。」初祖曰:「與汝安心竟。」慧可遂徹悟,嗣二祖位。現在將此公案解釋一下。

二祖求達摩祖師安心說:「我是真心為求法而來,我修道修了這麼多年,我的心還是不能安定下來,求老和尚慈悲,給我一個安心法門。」達摩祖師慈悲憐愍,就說了一句法語:「將心來,與汝安」意思是說,把你的心拿來給我,我才能幫你將心安好。神光便去找自己的心,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向內一觀,就說:「我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那個不安的心,我尋覓了整個內心,竟然找不到那個不安定的心。達摩祖師又說了一句法語:「我已安汝心竟。」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神光當下豁然大悟,心中就明白過來,心也就安下來了,而得到了初祖的傳法。

從這個公案,我們可以把他合到金剛經的「三般若」來研究。金剛經他是教我們要先去「悟到」:「實相般若」的道理,再去「證入」:「實相般若」的境界。你要怎樣去「悟」,怎樣去「證」這「實相般若」呢?你要依著「觀照般若」,從聞、思、修的「觀照」上先把「般若」的道理研究通,這樣才能依「文字般若」去起「觀照般若」。中國的頓教禪宗,他不跟你講一些解釋道理的文字上的理論,怕你只在文字上分別而不去實修,他有他的一套接引眾生的方法。如初祖度化二祖,他就說:「你將心來與汝安。」

這一句話就是「文字般若」,一句話雖只有一句,他也是個語言相,寫到書本上還是文字,那就是「文字般若」,因為初祖說這一句話是應機而說的,不是為了說明「事理」,解釋道理的文字,而是接引二祖入「實相般若」的「文字般若」。這個時候,神光慧可大師在他的「觀照般若」上就「覓心了不可得。」這在宗門下叫做「迴光返照」,一般人都「往心外看」,盡著心外的塵境,不能把心收回來。應用「迴光返照」來照自己的內心。慧可大師這時候,他能「迴光返照」去尋覓他自己的心,這個「迴光返照」的功夫,就是「觀照般若」現前了。

依著這個「觀照般若」的「妙慧,返照」這個「妄想心」,念頭過去的已滅,「過去心不可得」,現在的心,他不停住,「現在心不可得」,未來的心還沒生出來,「未來心不可得」。「三際求心,心不有」,慧可大師就回答達摩祖師說:「覓心了不可得」,這就是應用「觀照般若」,「觀照」到「覓心了不可得」這裡。這時達摩祖師就說:「我已安汝心竟」,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慧可大師言下大悟,這就是他親自悟到「實相般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這就是「慧可大師悟道」的公案。

你受持讀金剛經,一定要起「觀照般若」,要從聞、思、修,下手;這個「思」就是「觀照」。你不去起「觀照」,光是會講會說,也只是在文字上分別而已,根本就沒有講到心裡去。一定要用功,用到心裡去,這才是真正用心,因為「心不有處,妄緣無,妄緣無處,即菩提。」釋迦佛的心就是「菩提智慧」,「菩提智」現前,叫做「佛心」,「佛心」「悉知」「三心不可得」,所以一定要腳踏實地去用功修行,在「觀照般若」上,道理要先去悟到,再去證入,你連悟都沒有悟,又怎麼能證入呢?所以要先有個悟處,再去證入。在宗下的頓教禪宗,他是以悟為期,你要了生死,必須要先求開悟;了脫生死的門路都沒有悟清楚,又怎麼去了生死呢?「開悟」這回事不是「依文解義」可以解釋清楚的。

下面還有一個公案,可以給我們作一個參考。就是你「依文解義」,解得再好,如果碰到真實境界,還是用不上。就是「德山吃點心」的公案。德山禪師他是四川人,他研究金剛經研究得最好,也講得很好,而且自己註了一部金剛經的註解,叫「金剛經疏鈔」,也叫做「金剛經青龍疏鈔」,有一百二十卷那麼多。他在四川講經說法,大轉法輪的時候,聽說中國南方有頓教禪宗出現,「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德山禪師聽了大光火,認為這還得了,這一定是,狂妄之徒來擾亂佛門的正法。於是他動起護法之念,就發了一個大願,要去降伏他們。他把自己註解的「金剛經疏鈔」一百二十卷,一下子,就擔起一大擔來,離開四川,要到中國的南方去降伏他們。那時候交通不便利,都用步行的,肩上挑起了疏鈔,就上路了。在路途中,正好遇見一個賣油滋點心的老太婆。油滋點心是什麼點心呢?就是用粘米作成的餅子,擱在油鍋裡面煎,再抹一點糖,這麼就可以吃了。德山趕路,肚子也餓了,正好有這個點心可以充飢一下。他就把擔子放下來,要去買這個油滋點心。

這可說是他因緣好,碰見了善知識,這個老太婆來歷不簡單,就問德山說:「你這位出家師父啊!你擔這一大擔,是什麼東西呢?」德山回答說:「這是佛經的註解,叫做『金剛經疏鈔』。是解釋金剛經的註解。」老太婆說:「這樣說起來,你一定是一位法師了,依我看來,金剛經的註解有這樣多,那麼,這位註解的人,一定是飽學佛法,請問法師,這是什麼人註解的呢?」德山說:「這是我自己註解的。」老太婆說:「那更了不得,看來你對金剛經一定很有研究,我對金剛經有一個問題想向你請教,如果法師答得出來,我的油滋點心,免費供養法師,要是法師答不出來,你給我錢,我也不賣。」

這個德山禪師一想,我今天應該受你的供養了,你問別的經,我可能答不出來,現在你問的是金剛經,我是研究金剛經的專家,經上的道理,我已摸了很久了,那有答不出來的道理呢!德山就開口說:「你問吧!」老太婆就說:

「金剛經上,是不是有這麼的三句,叫做『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經上是有這麼的三句,這叫做『三心不可得』啊!」「這三心既然都不可得,那麼法師,你今天要買點心,你要點那一個心呢?」

這一問把德山禪師問得開不了口。因為他這一百二十卷「青龍疏鈔」裏頭,沒有解釋到「實相般若」真實境界上,他只是「依文解義」的在文字上分別而已,他自己沒有親證過「實相般若」的境界,因為你「依文解義」都是人家的,所以被明眼人一問就問倒了。他做夢沒想到,老太婆會問出這一句,就被難倒了。所以說「依文解義」都是人家的,抄人家的註解,都是過去古人的,不是自己的。這就是為什麼,宗門下要你自己去「明心見性」,要你自己去開悟,原因就在此。也只有這樣經過「觀照」而「悟」到的,這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

德山禪師被老太婆這一問,答不出來,當下慚愧了。就說:「你真是了不起!你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你問的問題,我答不出來,我很佩服你,我自己感到很慚愧,老太太!你能不能告訴我,你是跟那一位善知識學的呢?」老太婆說:「我們這裏附近,有一間龍潭寺,裏面有一位龍潭禪師,我是向他學了一點點的道理。」於是德山就去找龍潭禪師。龍潭禪師是宗門下「明心見性」的善知識,比「依文解義」的法師高明得多了。一交談之下,德山他越談越有趣,就住下來向龍潭禪師這位善知識親近。有一天,他去龍潭禪師的方丈室請開示,談到已經天黑了,龍潭禪師就說,今天太晚了,回去休息吧,德山就告辭。

一出門,天黑看不見,龍潭禪師說,我給你一個紙燈,好讓你照路,點燃了以後,德山禪師剛剛接過來,龍潭禪師突然間,向紙燈一吹,「噗」一聲,燈熄了,這下一吹滅,德山禪師當下「明心見性」,大徹大悟。為什麼吹滅紙燈就「明心見性」呢?這個公案是要你去「參」。如果用文字的道理來解釋,恐怕會誤了別人,你用解釋來「解」他,你以為你開悟了,其實不是。「解」還是「依文解義」,只有到「文字般若」這地方而已。我們學教的人,都是拿一個紙燈,用他來照照路,紙燈在心外頭,心裡面本來有光嘛!你把你心裡的光放出來看看,放不來所以要吹滅紙燈,目的就是要你放下「文字障」,不要執著。

你以為「依文解義」解得好,就認為你懂得佛法,實際上那些都是佛的,不是你自己的。吹滅了紙燈德山法師就大徹大悟,後來,才出了一個德山禪師,大宏禪宗頓教,成了一代的大禪師。

綜 覽 全 部 討 論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