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分區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無稽之談.能源的大躍進

發表:乖透透 2006-02-18 01:21:05 閱覽數:13724 (IP:  ) T 1716_R 0 引 用
煤變油,在喧鬧中爬
發表日期:2005年10月7日 出處:新財經 作者:文/羅 威

  最近,隨著世界石油價格不斷高企,各界對石油問題高度敏感和關注。為了突圍石油困局,中國輿論紛紛熱炒“煤制油”專案,有報導指出,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煤變油”的“千億大躍進”。同時,有專家認為,“煤制油”與其發展機遇相比,更像是一個陷阱,因為它投資大、不可預計的風險高,前景並不樂觀。

  “煤制油”專案目前在中國究竟處於什麼狀況,企業的投資價值如何,又在中國能源戰略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呢?

“煤制油”的工業產量為零

  一般來說,“煤制油”有兩種技術方式:一是煤炭直接液化,二是煤炭間接液化。兩種方式各有特點。煤直接液化對煤質的要求高於間接液化,但是煤直接液化路線相對簡單,熱效率高,液體產品收率也比較高。煤炭間接液化對煤質要求不如直接液化苛刻,且世界上具有南非工業化工廠長期運轉的範例,但是煤間接液化路線比較長,熱效率和液體收率比直接液化低一些。

  目前,國內煤間接液化還處於中間試驗階段,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目前形成了可建16萬噸工業示範工廠的技術; 山東兗礦集團年產100萬噸的間接液化項目處於前期的研究階段。煤直接液化方面,目前只有神華集團的工程項目在建設當中。預計在2007年建成一期工程三條生產線當中的一條,年產油量為100萬噸,而這也只是一條“工業示範生產線”。

  “我們不能說第一個孩子還在媽媽的肚子裏,就說人家超生了!”中國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院長杜銘華告訴《新財經》,那種認為目前煤制油專案已出現“大躍進”、無序化、亂上馬的說法是毫無根據、也沒道理的。目前有煤炭資源的省份和企業來研究院諮詢的很多,其中一部分在做前期的調查和預可研報告,真正上報到發改委等待審批的沒幾家。杜銘華說,可以肯定的是,2010年以前,我們都處於“煤制油”工業化的示範和準備階段,離工業化的成熟還有相當長一段路要走。

  為什麼“煤制油”的工業化發展如此之慢呢?技術上未能如期進入工業化示範階段是最大的問題。拿直接液化技術來說,德國發明這項技術於1913年,在1945年“二戰”之前發展到鼎盛時期,當時年產已經能達到400多萬噸,用於其軍事目的。“二戰”後,美國席捲了德國的技術和科學家,繼續這個專案的研究。但是上世紀50年代中東石油的開發,導致石油的價格比水還便宜,這項技術就失去了研究的意義和價值,於是停滯下來。直至70年代出現兩次石油危機,才使得美國重新重視“新能源”問題,其中也包括開發新一代的煤直接液化技術。同時,德國和日本也在積極推動這項技術的研究。當美國完成新一代煤直接液化中試廠(指日處理200噸左右煤炭的規模)的建設和運轉時,全球的石油價格又與這項技術開起玩笑,與大多數預言相反,到1986年世界油價平均在每桶13~15美元,曾一度跌至每桶10美元以下。進入90年代後,由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隨後發生的海灣戰爭,油價驟然回升。海灣戰爭停止後,油價又不斷下降,到了1998年,油價跌到了197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於是,美國的煤炭直接液化研究項目結束後沒能如期進入工業化示範階段就中斷了研究。日本煤直接液化研究項目結束的最晚,堅持到2000年完成了日處理150噸煤炭的煤液化中試工廠的項目。中國煤炭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的煤液化技術研究所依靠上世紀80年代初與日本政府合作(因為日本煤炭資源稀缺)得以生存下來至今,成為目前中國煤炭直接液化研究的權威科研機構。

  所以,今天中國“煤制油”的最大生產廠家神華集團遇到的最大難題也是缺少煤直接液化工業化示範的經驗和技術的問題。儘管神華集團在做煤直接液化專案時要引進一些國外的關鍵技術,但是完整的煤直接液化技術工程化還有待于神華集團去開發和完善。要大規模地興建煤液化工廠和投產,與小規模地試驗存在很大的差異。杜銘華說:“‘煤制油’的技術門檻是非常高的,比生產電腦難多了!這種上百億元的投資規模所需要生產工藝和流程的要求非常規範,每個環節的技術條件要求也非常高,再加上每個廠家面對不同的環境、條件和資源,使得進這個門檻很難。”神華集團委託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的煤液化技術研究所進行技術設備和流程改造,才得以在今年年初宣稱“突破核心技術”,邁出走向產業化的關鍵一步。

“煤液化”是個能源戰略技術

  該不該用煤制油,截至目前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煤制油”項目對中國的能源問題是否具有戰略意義?

  反對煤制油的代表人物是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他說:“從世界範圍看,很長一段時間內,以煤炭為原料制油沒有任何優勢,不是新能源發展的趨勢。中國是貧油國家,但並不意味著為緩解能源緊張就必須發展煤制油。雖然中國煤炭總體儲量不小,但人均煤炭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60%,煤炭資源也是有限的。現在所進行的這些‘煤制油’大項目說明,我們釵h能源政策是在照顧各個集團的利益,不是真正的優化方式。開發‘煤制油’技術,做一些努力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以能源危機為藉口,做一些違反規律的事情。以一種稀缺資源去替代另一種稀缺資源,是要付出代價的。”

  而一些企業家和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的幾位元研究員都對《新財經》表示不能認同這一看法。杜銘華對《新財經》提出以下觀點:
第一,中國必須發展符合自己國情的能源戰略。中國不能簡單地照搬發達國家的“油氣”發展模式,因為中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可采儲量都不到世界總量的2%。而目前中國探明的煤炭資源儲備是1.02萬億噸,如果加上沒探明的煤炭資源,預測中國的煤炭資源儲備約在4.5萬億噸左右。這個數字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有信心,他說:“按目前的生產和消費水平,我們國家的煤可以開採使用100年以上”。

  第二,保守地估算,按4噸煤產1噸油的比例(包括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再按目前計畫興建的專案工程樂觀預計,到2020年我國生產出3500萬噸油,會消耗1.4億噸煤,約占屆時煤炭年消耗量的5%~7%。現在我國提高能源效率的潛力很大,這1.4億噸靠節能就可以省出來。目前中國進口原油約超過1億噸,靠“煤制油”可填補這個缺口的30%。

  第三,無論是直接液化還是間接液化,生產出的油製品都是清潔燃料,含硫量和含氮量都是目前油製品的千分之幾,質量要遠遠優於現在的油製品。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煤制油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正如同前任總書記江澤民1996年視察我院所說的,‘煤液化是個能源戰略技術’。技術問題只要給予重視,是能夠解決的,但幹與不幹卻有本質區別。放著現有的能源優勢不利用,卻因石油問題在政治、軍事、外交上處處被動就不該了。”杜銘華總結說。

  煤液化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克健提供了另一個角度:標準煤的熱值是7000大卡(實際上會比標準煤稍低一些),標準油的熱值是10000大卡。也就是說,從熱量價值上算,煤是油的60%~70%,但從實際交易價格上看,都按高價位算,一噸煤是500元錢,一噸油是5000元錢,煤的價格是油的價格的10%。所以,“煤制油”廣泛應用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煤制油”投資價值分析

  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煤液化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克健對《新財經》說:“根據我們的研究,對煤炭液化工程經濟效益影響最大的是四個因素:一是油價,二是投資額,三是工廠的開工率,四是原料價格,包括煤、水、電,等等。我們研究發現,在這四個因素中對工程經濟效益最敏感的是油價,最不敏感的是煤價。”

  由於煤炭液化工程從計畫到生產至少需要五到六年時間,那麼,誰能預言五六年後的油價與煤價呢?面對此質疑,李克健認為:

  第一,每個工廠的成本控制能力不同,油價的成本也就不同。比如發電的方式、管理方式、煤的運輸價格不同,都會對液化油的成本帶來較大的影響。唯一可供參考的是,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然後把油價的上漲幅度與煤價的上漲幅度相比較。如果油價上漲的幅度等於煤價上漲幅度,那麼,工廠效益會越來越好。現在的情況是,儘管煤價也在上漲,但上漲的幅度遠遠小於油價的上漲幅度。
  第二,國際上有一個“煤制油”效益的通行法則:只要成本控制在22~28美元之間,“煤制油”就能保本運營。中國的煤炭價格和人力成本相對便宜,對成本控制具備優勢。

  儘管杜銘華和李克健對企業盈利都表示具有強烈的信心,並認為從長期來看是一個可持續性盈利項目,但是,他們都提醒投資者說:首先,“煤制油”是一個需要大量資金的專案,至少要年規模產量達到100萬噸油品,這大約需要100個億的投資額,啟動資金約為30億人民幣;其次,目前中國政府儘管給予了關注,但對審批新的煤直接液化項目仍持謹慎態度。

  他們認為,建設煤直接液化廠不應該是單純的企業行為。除了一些大型國企外,很少有企業具備這樣的資金實力和承擔風險的能力。政府應該採取強有力的支援方式加速這一產業化進程。比如說學習南非的做法:政府對企業採取擔保的方式支援,如果油價低於某一價格,政府應出資收購產出的油製品,作為其戰略儲備,這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國外為何不搞煤變油?
來源《中國工業報》 (2005-08-31)

技術成熟、資金雄厚的發達國家,卻沒有發展“煤變油”產業,這裏邊有什麼原因呢?業內人士認為,關鍵是經濟上能不能站住腳。日本與歐洲的國家或是因為不具備煤炭資源優勢,或是因為煤炭市場價格和勞動力成本過高,發展煤變油技術根本不具備競爭力。但技術成熟、煤炭資源豐富的美國,不發展煤變油是因為投資成本的因素。

AA:中國缺油...
前兩年,中國政府基於穩定壓倒一切的原則之下,吹牛說:在東海,在渤海,在貴州,在新疆找到新油源...

結果,當然是沒有~

所以這最近半年,中國搞起1920年代的科技把戲...[煤變油]...
後果,當然是[煤沒有變油]啦!!

返回科技分區 返回 乖透透 專屬部落格  ▲往上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無稽之談.能源的大躍進

文章請自行備份,站方不負擔保存之責。
同意網站共享並運用這篇文章。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繁體字。

姓 名:

回應內容:

請在本文章中挑出最夯最切題的關鍵詞s,來提高曝光率,
方便網友上網搜尋,兩關鍵詞之間用“,”(半格)分開。
關鍵詞: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