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分區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印順導師「佛法概論」:

頁次: 1 2 
發表:aaa 2010-06-14 18:30:14 閱覽數:51966 (IP:  ) T 3072_R 0 引 用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一般來講學佛的道次第如杵,兩邊大中間小。從發心開始行「施戒定」稱為「資糧位」,又稱為「五乘共法」。這是做人最基本的條件,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不要「解脫」連正人君子都談不上。有一些人更進一步的發增上心求自我解脫,行「戒定慧」施沒有了或變淡了, 稱為「信解位」。學佛要自我解脫其實不難,只要了解自己身心的優缺點,以及解脫的方法,然後認真的精進,就可以照見五蘊皆空,不必懂很多佛法。

由「信解位」對佛法的信心和理解再進一步的加功用行,就是「加行位」到開悟破我執,又稱「凡聖關」凡夫和聖人的關鍵。開悟是一悟永悟,沒有所謂小悟幾十次,大悟幾百次,破我執破了幾十次?就表示以前的都沒有破,那只是有所體會不是破我執。破我執之後不會再執著有一個本來清淨不變的本體。後凡夫的「資糧位」「信解位」「加行位」到開悟,我執越來越小到完全沒有,學佛的道次第已經進行到一半了,重點在淨心第一。清淨我們的身心,行為和知見,貪嗔癡慢慢的淡化到完全去除。從破我執之後就是以方便度衆生的菩薩位為主,一切不為自己,自覺覺他到圓滿佛位,是以利他為先,利他慢慢的擴大到整圓滿就是成佛了。

本書除了「自序」和「緖言」以外,按照修學佛法的內容和宗趣分為二十章。大體依「信解行證」或「教理行果」的次第循序漸進。循序漸進很重要,現在常常有人想走捷徑,自己的貪嗔癡不改,脾氣不改沒有耐性,不知回饋社會大衆,沒有智慧沒有慈悲不培植福報就想「卽身成佛」。這不是佛法,佛是「福慧二足尊」,福報和智慧都是從廣度衆生來,沒有捷徑。

第一章第二章介紹佛法的根本「佛法僧」三寳,是信解行證的根本內容,列在最前面作為學佛的基本立場,是屬於「信」,要真正的了解佛陀所教的內容,再去信才是「正信」。有一些人把佛陀和媽祖王爺等神明看成都一樣,是求身體健康,使家庭平安而且希望能賺大錢的對像,這就不是「正信」。佛法的根本是「佛法僧」三寳,我們現在信仰是外在的。真正理解之後去做去實踐,體證到真理開悟了,六度萬行圓滿了成佛了,我們就是「佛法僧」三寳了。從外在的信仰到內心的淨化,身口意三業都如實如理如法,這都是從「正信」開始。

第三章到第十二章共有十章,詳細說明衆生的身心,世界之狀相,生死輪迴和還滅的所以然,是屬於「解」的部份。衆生為什麼有煩惱?都是從我開始,執著我的身體我的情感,我要更有錢我要更健康更快樂,求神拜佛都是為了這些,引發貪嗔癡而起惑造業生死輪迴。佛陀告訴我們一切都是緣起,其中沒有一個單獨存在永遠不變的我,遇到任何事都不在以「我」為優先考慮,都能如實知如理思為如分抉擇取捨,與明相應就不會再起惑造業了。就能當下解脫事事解脫處處解脫。生死輪迴和還滅的所以然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三法印八正道緣起等等。

第十三章到第十九章共有七章,敍說學佛者深淺不等的行踐之道,是屬於「行」的部份。分在家或出家,是只求自己解脫或是要成為普度衆生六度萬行的菩薩。自己解脫是以淨心第一,普度衆生是以利他為先。這樣就分出深淺不等的實踐方法。第二十章敍述聲聞緣覺所證的果報,菩薩所證的果地,佛所證的果地,是屬於「證」的部份。

「信」佛陀所教。理「解」佛陀所教的十二份教的道理。「行」佛法重在實踐,「人類宗教佛學篇」提到如果把佛法比喻成香水的話,不要只灑別人自己也要灑幾滴。不要只是光說不練,自己也要做一下,自己實踐就可以得利。「證」在修行當中慢慢的體證了,證明了所信仰所理解所實行的道理是正確的,這樣信心會更加堅固理解更加深克,實行更加積極體證更加高深。信解行證不斷的循環,這就是佛法修行的道次第。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一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Rrytj59iAU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一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oShhXFqft0&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一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Yri6uzrNfU&NR=1


回應:aaa 2010-08-25 17:48:46 (IP:  ) T 3072_R 51 引 用
第十六章:在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一般的世間行

人天行

出世的德行,是一般德行的勝進,是以一般人的德行為基礎而更進一步的。佛法為了普及大眾,漸向解脫,所以有依人生正行而向解脫的人天行。佛弟子未能解脫以前,常流轉於人間天上;而佛法以外的常人,如有合理的德行,也能生於人天,所以佛法的世間正行,是大體同於世間德行的。釋尊為新來的聽眾說法,總是,「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聞者歡悅,謂說施、說戒、說生天法」(如中含教化病經)。我們知道,生死是相續的,業力的善惡會決定我們的前途。在沒有解脫以前,應怎樣使現生及來生能進步安樂,這當然是佛弟子關切的問題。佛法不但為了「究竟樂」,也為了「現法樂」與「後法樂」。怎樣使現生與未來,能生活得更有意義,更為安樂,是「增上生」的人天心行。也即是修學某些德行,能使現實的人生更美滿,未來能生於天上人間。釋尊的時代,一般人或要求人間的美滿,或盼望天宮的富樂自由。依佛法真義說,天上不如人間;但隨俗方便,也說生天的修行。印度宗教的人天法,充滿了宗教的迷信生活─祭祀、祈禱、咒術等;而佛說的人天法,即純為自他和樂的德行─施與戒,及淨化自心的禪定,主要為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

布施不如持戒,持戒不如慈悲等定,這是佛為須達多長者所說的(增一含等趣四諦品)。布施是實際利他的善行,但一般常含有不純正的動機。如:「有為求財故施,或愧人故施,或為嫌責故施,或畏懼故施,或欲求他意故施,或畏死故施,或誑人令喜故施,或自以富貴故應施,或諍勝故施,或妒瞋故施,或憍慢自高故施,或為名譽故施,或為咒願故施,或解除衰求吉故施,或為聚眾故施,或輕賤不敬施」(智論),這都不是佛陀所讚嘆的。即使是善心淨心的布施,究竟是身外物的犧牲,不及持戒的功德。持戒是節制自己的煩惱,使自己的行為能合於人間和樂善生的目標。然一般的說,持戒還偏重身語的行為,如慈悲喜捨等定,降伏自心的煩惱,擴充對於一切有情的同情,這種道德心的淨化、長養,更是難得的。即使還不能正覺解脫,也能成為解脫的方便。所以釋尊常說:布施、持戒,能生人天;要生色界天以上,非修離欲的禪定不可。不過,禪定是傾向於獨善的,偏重於內心的,如修慈悲、欣厭等禪定而取著,即會生於天國。從正覺的佛法說,還不如持戒而生於人間的穩當。

正常的經濟生活

在家眾,首先應顧慮到經濟生活的正常,因為有關於自己、家庭的和樂,更有關於社會。釋尊曾為少年鬱闍迦說:「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現法安現法樂」(雜含卷四‧九一經)。一.方便具足:是「種種工巧業處以自營生」。如沒有知識、技能,從事正當的職業,寄生生活是會遭受悲慘結局的。『善生經』也說:「先當習技藝,然後獲財業」。正當的職業,如「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臥,六種資生具」(雜含卷四八‧一二八三經);「種田、商賈,或以王事,或以書疏算畫」(雜含卷四‧九一經)。一切正當的職業,都可以取得生活。如有關淫、殺、酒,以及占卜、厭禁,大稱小斗等,都是不正當的。特別是像陀然梵志那樣的,「依傍於王,欺誑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誑於王」(中含梵志陀然經)。他為了女人,而假借政府的力量來欺壓民眾,利用民眾的力量來欺壓政府,從中貪污、敲詐、剝削、非法取財,這是不能以家庭負擔或祭祀、慈善等理由來減輕罪惡的。二.守護具足:即財物的妥善保存,不致損失。三.善知識具足:即結交善友,不可與欺誑、凶險、放逸的惡人來往,因為這是財物消耗的原因之一。善生經說:財產的損耗,有六種原因,即酗酒、賭搏、放蕩─非時行、伎樂、惡友與懈怠。四.正命具足:即經濟的量入為出,避免濫費與慳吝。濫費,無論用於那一方面,都是沒有好結果的。慳吝,被譏為餓死狗,不知自己受用,不知供給家屬,不知供施作福,一味慳吝得盧至長者那樣,不但無益於後世,現生家庭與社會中也不會安樂。釋尊提示的正常經濟生活,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可說是非常適當的辨法。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三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nv7h7PV7OM&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三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_CkfyGivps&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三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23lP7JgvxI&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三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xUomcmuNxE&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三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0nEdxezwuc&NR=1


回應:aaa 2010-08-26 18:18:44 (IP:  ) T 3072_R 52 引 用
合理的社會生活

人在社會中,與人有相互的關係。要和樂生存於社會,社會能合理的維持秩序,應照著彼此的關係。各盡應盡的義務。佛曾為善生長者子說六方禮,略近儒家的五倫說。善生長者子遵循遺傳的宗教,禮拜天地四方,佛因教他倫理的六方禮。六方禮,即以自己為中心,東方為父母,南方為師長,西方為妻,北方為友,下方為僕役,上方為宗教師。這六方與自己,為父子、師弟、夫妻、親友、主僕、信徒與宗教師的關係。彼此間有相互應盡的義務,不是片面的,如『長阿含』、『中阿含』的『善生經』詳說。六方中的夫婦,應彼此互相的保持貞操。沒有君臣、兄弟,可攝於親友中。親友,原文含有上下的意味,近於長官與部屬的關係。對於自己的友屬,應以四攝事來統攝。「布施」,以財物或知識,提高友屬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愛語」,以和悅的語言來共同談論。「利行」,即顧到友屬的福利事業。「同事」,即共同擔任事務,與友屬一體同甘苦。這四攝是社團,尤其是領導者必備的條件,所以說:「以此攝世間,猶車因工(御工)運。…以有四攝事,隨順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於世間」(雜含卷二六‧六六九經)。菩薩以四攝來化導有情,負起人類導者的責任,也只是這一德行的擴展。主人對於僕役,除了給以適宜的工作而外,應給以衣食醫藥,還要隨時以「盛饌」款待他,給以按時的休假。這在古代社會,是夠寬和體貼的了!六方中,特別揭示師弟、宗教師與信徒的關係,看出釋尊對於文化學術的重視。

德化的政治生活

釋尊捨王子的權位而出家,對當時的政治情勢,互相侵伐的爭霸戰,是不滿意的。他常說「戰勝增怨敵,戰敗臥不安,勝敗兩俱捨,臥覺寂靜樂」。釋尊為國際的非戰主義者,對於當時的政治,對於當時的君主,少有論及,更不勸民眾去向國王誓忠。關於國族的興衰,佛曾為雨勢大臣說七法(長阿含遊行經)。古代政治,每因國王的賢明與否,影響國計民生的治亂苦樂,所以佛曾談到國王有十德:一.廉恕寬容,二.接受群臣的諍諫,三.好惠施而與民同樂,四.如法取財,五.不貪他人的妻女,六.不飲酒,七.不戲笑歌舞,八.依法而沒有偏私,九.不與群臣爭,十.身體健康。如『增一阿含經』「結業品」所說,這是重在陶養私德,為公德的根本。『中含』『本起經』說:「夫為世間將(導),順正不阿枉,矜導示禮儀,如是為法王。,多愍善恕己,仁愛利養人,既利以平均,如是眾附親」。這是極有價值的教說!國王臨政的要道,主要是公正,以身作則,為民眾的利益著想;特別是「利以平均」,使民眾經濟不致貧富懸殊,這自然能得民眾的擁護,達到政治的安定繁榮。

佛經傳說輪王的正法治世,一般解說為佛教理想的政治,其實是古代印度的現實政治,留傳於民間傳說中。傳說阿私陀仙說:釋尊如不出家,要作輪王。依佛經所記,從眾許平等王以來,古代有過不少的輪王。上面說過,輪王的統一四洲,本為印歐人擴展統治的遺痕。佛化的輪王政治,略與中國傳說的仁政、王政(徐偃、宋襄也還有此思想)相近。正法治世,是「不以刀杖,以法治化,令得安穩」的。對於臣伏的小國來貢獻金銀,輪王即說:「止!止!諸賢!汝等則為供養我已。但當以正法治,勿使偏枉,無令國內有非法行」(長含轉輪聖王修行經)。正法即五戒、十善的德化。輪王的統一,不是為了財貨、領土,是為了推行德化的政治,使人類甚至鳥獸等得到和樂的善生。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四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kjttwx6Mrc&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四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7znEJE84Eo&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四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Are7-69718&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四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WHszLj1qs&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四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TeHFVrMwbE&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8-27 18:04:20 (IP:  ) T 3072_R 53 引 用
第二節 特殊的信眾行

五法俱足

優婆塞與優婆夷,以在家的身分來修學佛法。關於家庭、社會的生活,雖大體如上面所說,但另有獨特的行持,這才能超過一般的人間正行而向於解脫。修行的項目,主要是五種具足(雜含卷三三‧九二七經等)。一.信具足:於如來生正信,因佛為法本,佛為僧伽上首,對如來應有堅定正確的信仰。信心是「深忍欲樂,心淨為性」,即深刻信解而又願求實現的淨心─這等於八正道的正見、正志。二.戒具足:即是五戒。五戒不僅是止惡的,更是行善的,如不殺生又能愛護生命。在家信徒於五戒以外,有加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的:於五戒外,「離高廣大床」;「離華鬘、瓔珞、塗香、脂粉、歌舞、娼妓及往觀聽」;「離非時食」;淫戒也離夫婦間的正淫。有的徹底離絕男女的淫欲,稱為「淨行優婆塞」。這八關齋戒與淨行,是在家信眾而效法少分的出家行,過著比較嚴肅的生活,以克制自心的情欲。三.施具足:如說:「心離慳垢,住於非家,修解脫施、勤施、常施、樂捨財物、平等布施」。「心住非家」,即不作家庭私產想,在家信眾必須心住非家,才能成出離心而向解脫。供施父母、師長、三寶,出於尊敬心;布施孤苦貧病,出於悲憫心。也有施捨而謀公共福利的,如說:「種植園果故,林樹蔭清涼,橋船以濟渡,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給行旅,如此之功德,日夜常增長」(雜含卷三六‧九九七經)。上二種,等於八正道的正語到正精進。四.聞具足:施與戒,重於培植福德。要得佛法的正知見,進求正覺的解脫,非聞法不可。這包括「往詣塔寺」,「專心聽法」,「聞則能持」,「觀察甚深微妙義」等。五.慧具足:即「法隨法行」而體悟真諦─這等於八正道的從精進到正定。佛為鬱闍迦說四種具足,將聞併入慧中,因為聞即是聞慧。這樣,才算是「滿足一切種優婆塞事」。以信心為根本,以施、戒為立身社會的事行,以聞、慧為趨向解脫的理證。名符其實的優婆塞、優婆夷,真不容易!但這在佛法中,還是重於自利的。如能自己這樣行,又教人這樣行,「能自安慰,亦安慰他人」,這才是「於諸眾中,威德顯曜」的「世間難得」者(雜含卷三三‧九二九經)!五法而外,如修習禪定,在家眾多加修四無量心。

六念

在家的信眾,於五法而外,對心情怯弱的,每修三念:念佛、念法、念僧。或修四念,即念三寶與戒。或再加念施;或更加念天,共為六念,這都見於『雜阿含經』。這主要是為在家信眾說的,如摩訶男長者聽說佛與僧眾要到別處去,心中非常難過(雜含卷三三‧九三二、九三三經);還有難提長者(雜含卷三0‧八五七、八五八經),梨師達多弟兄(雜含卷三0‧八五九、八六0經)也如此。訶梨聚落主身遭重病(雜含卷二0‧五五四經);須達多長者(雜含卷三七‧一0三0經等),八城長者(雜含卷二0‧五五五經),達摩提離長者(雜含卷三七.一0三三經)也身患病苦。賈客們有旅行曠野的恐怖(雜含卷三五‧九八0經);比丘們有空閒獨宿的恐怖(雜含卷三五.九八一經)。這因為信眾的理智薄弱,不能以智制情,為生死別離,荒涼淒寂的陰影所惱亂,所以教他們念─觀想三寶的功德,念自己持戒與布施的功德,念必會生天而得到安慰。這在佛法的流行中,特別是「念佛」,有著非常的發展。傳說佛為韋提希夫人說生西方極樂世界,也還是為了韋提希遭到了悲慘的境遇。所以龍樹『十住毘婆娑論』說:這是為心情怯弱者所作的方便說。這種依賴想念而自慰,本為一般宗教所共同的;神教者都依賴超自然的大力者,從信仰、祈禱中得到寄託與安慰。念佛等的原理,與神教的他力─其實還是自力,並沒有甚麼差別。經中也舉神教他力說來說明,如說:「天帝釋告諸天眾,汝等與阿須輪共鬥戰之時生恐怖者,當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時恐怖得除。…如是諸商人!汝等於曠野中有恐怖者,當念如來事、法事、僧事」(雜含卷三五‧九八0經:又參增一含高幢品)。他力的寄託安慰,對於怯弱有情,確有相對作用的。但這是一般神教所共有的,如以此為能得解脫,能成正覺,怕不是釋尊的本意吧!

在家信眾的模範人物

現在舉幾位佛世的在家弟子,略見古代佛教信眾處身社會的一斑。一.須達多是一位大富長者,財產、商業、貸款,遍於恆河兩岸。自信佛以後,黃金布地以築祗園而外,「家有錢財,悉與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共」(雜含卷三七‧一0三一經)。對於自己的家產、能離去自我自私的妄執,看為佛教徒共有的財物,這是值得稱歎的。波斯匿王大臣梨師達多弟兄也如此:「家中所有財物,常與世尊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共受用,不計我所」(雜含卷三0‧八六0經)。須達多受了佛的指示,所以說:「自今以後,門不安守,亦不拒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行路乏糧者」。從此,彼「於四城門中廣作惠施,復於大市布施貧乏,復於家內布施無量」(增一含護心品),這難怪須達多要被人稱為「給孤獨長者」了。二.難提波羅,是一位貧苦的工人。他為了要養活盲目的老父母,所以不出家,卻過著類似出家的生活。他不與寡婦、童女交往,不使用奴婢,不畜象馬牛羊,不經營田業商店;他受五戒、八戒,而且不持不畜金銀寶物;他專門作陶器來生活,奉養父母。農業是多少要傷害生命的;商業的「以小利侵欺於人」,也不免從中剝削;畜牧是間接的殺害。佛法中沒有奴婢,所以他採取工業生活(中含頻婆陵耆經)。工業,在自作自活的生活中,更適宜佛法的修學。三.摩訶男,是佛的同族弟兄。淨飯王死後,由他攝理迦毘羅國的國政。他誠信佛法,佛讚他「心恆悲念一切之類」(增一含清信士品)。在流離王來攻伐釋種,大肆屠殺時,摩訶男不忍同族的被殘殺,便去見流離王說:「我今沒在水底,隨我遲疾,使諸釋種並得逃走。若我出水,隨意殺之」。那知他投水自殺時,自己以髮繫在樹根上,使身體不致浮起來。這大大的感動了毘流離,才停止了殘酷的屠殺(增一含等見品)。佛弟子的損己利人是怎樣的悲壯呀!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五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9y461NHJl4&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五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og1K1cxsw&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五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cM2gDmO1sI&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五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tJui_RH-oo&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五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3lV7L1ofBE&NR=1


回應:aaa 2010-08-30 17:27:28 (IP:  ) T 3072_R 54 引 用
第十七章 出家眾的德行
第一節 出家眾與僧伽生活

出家與入僧

信眾的出家,過著淡泊的乞士生活,稱為比丘。在家的雖同樣的可以解脫,而釋尊的時代,出家是比較適宜些。如說:「居家至狹,塵勞之處;出家學道,發露廣大。我今在家,為鎖所鎖,不得盡形壽修諸梵行。我寧可捨少財物及多財物,捨少親族及多親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中含絺迦那經)。家有什麼可厭?如經中所說:由於人類財產私有,男女繫屬,這才引發淫、盜、殺、妄等社會糾紛。為避免人間的混亂而成立國家,但從來的國家制,建立於家庭的私欲佔有基礎,所以雖多少限制彼此的衝突,而不能徹底實現人間的和樂。國家權力的擴張,每徵收過分的賦稅,甚至掠奪人民,不斷引起國族間的殘殺。所以在家的五戒,也還是基於一般的家庭基礎。如淫以不得非法(當時的法律習慣)侵犯他人男女為標準。不盜,一切公物私物,不得非法佔有。這不過順從當時─男女互相繫屬,財產彼此私有的社會,節制自我,維持不完善,不理想的秩序,實是不完善的道德。所以出家的真義,即為否定固有社會的價值,放棄財產私有,眷屬繫著,投身於新的世界。「不拜王」;「四姓出家,同名為釋」,即不受姓氏種族限制的集團,否認王權的至上。這難怪以家庭倫理為本位的儒家,要大驚小怪起來。

真實的出家者,為了「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的解脫。解脫這些,需要內心煩惱的伏除,也需要社會環境的變革。內心清淨與自他和樂,本是相關的。釋尊為深徹的悲慧所動,衝破舊社會而出家,適應當時的機宜,以宗教者的身分,闡揚根本的徹底的教化。出家即自我私有的否定,營為捨離我執的生活。當然,也有為了國事、盜賊、債務、生活的逼迫而出家,或身雖出家,而依然在經濟佔有、男女愛著的心境中過活,不能契合出家真義的。凡是真實的出家者,一定不受狹隘的民族、國家主義所拘蔽。但出家並不能出離社會,不過離開舊的而進入新的社會─僧伽。 

僧團生活的一斑

參加僧團,即依戒律而過集團的生活,參加釋沙門團而過平等自由的生活。關於僧團生活,這裡只能提到一點。參加僧團,要經受戒的儀式。如中途不願出家,不妨公開的捨戒,退出僧團,「見和同解」。出家的有不可缺少的五年依止修學的嚴格義務,養成正確而一致的正見。如自立佛法的邪說,先由師友再三的勸告,還是固執的話,那就要運用大眾的力量來制裁他。「戒和同行」,基於任何人也得奉行的平等原則。大眾的事情,由完具僧格的大眾集議來決定。這又依事情輕重,有一白三羯磨─一次報告,三讀通過;一白一羯磨。就是無關大體的小事,也得一白,即向人說明。出家人的個人行動,完全放在社會裡面。議事的表決法,經常採用全體通過制。如一人反對,即不能成立;也有行黑白籌而取決多數的。如違反淨化身心、和樂大眾的戒律,都要懺悔,向大眾承認自己的錯失。如犯重的,要接受大眾的懲罰,令他為公眾作苦工,或一切人不與他交談,不與他來往,使他成為孤獨者。如犯不可懺悔的重罪,即不能容他存留在僧團,這才能保存僧團的清淨。所以說:「佛法大海,不宿死尸」。僧團中沒有領袖,沒有主教,依受戒的先後為次第;互相教誡,互相慰勉,結成一和合平等的僧團。尊上座,重大眾,主德化,這是僧團的精神。「利和同均」,出家眾過者乞士的生活,一切資生物─衣食住藥四緣,都從乞化、布施而來。這或有屬於團體公有的,或有屬於私人的。釋尊依當時的社會經濟狀況,制定生活的標準。但由於人類私欲的根深蒂固,不能不設法逐漸調伏,也容許有過量的衣物,但必須「淨施」。淨施,是特殊的制度,公開的奉獻於大眾、別人,然後由大眾交還他管理使用。出家者在這樣的民主的、自由的、平等的僧團中,度著少欲知足的淡泊生活,遊行教化,專心定慧,趨向清淨的解脫。這些,如毘奈耶中說。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六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W2kpOMnSoY&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六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7lGXcW7ijY&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六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v8praXklYo&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六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wawD2BqCJE&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六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9n1volkXi8&NR=1


回應:aaa 2010-08-31 18:24:46 (IP:  ) T 3072_R 55 引 用
第二節 解脫的正行

八正道

正覺解脫的正道,經中雖說到種種的項目,但八正道是根本的,是一切聖賢所必由的。關於八正道,經中有不同的敘述:一.從修行的目標說,得正定才能離惑證真;而要得正定,應先修正見到正念,所以前七支即是正定的根基、助緣。如『雜含』(卷二八‧七五四經)說:「於此七道分為基業已,得一其心,是名賢聖等(正)三昧根本、眾具」(參中含聖道經)。二.從修行的先導說,正見是德行的根本。如『雜含』(卷二八‧七五0經)說:「諸善法生,一切皆以(慧)明為根本。…如實知者,是則正見,正見者,能起正志…正定」。正見即明慧,是修行的攝導,如行路需要眼目,航海需要羅盤一樣。所以說:「如是五根(信,進,念,定,慧),慧為其首,以攝持故」(雜含卷二六 ‧六五四經)。正見對於德行的重要性,是超過一般的,所以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雜含卷二八‧七八八經)。大乘的重視般若,也即是這一意義的強化。而菩薩的大慧、深慧,不怕生死流轉而能於生死中教化眾生,也即是這正見─般若的大力。三.以正見為首,以正精進、正念為助而進修。如正見,專心一意於正見,努力於正見的修學。又從正見中了解正志,專心一意於正志,努力於正志的修學。像這樣,正語、正業、正命也如此。這樣的正見為主,正精進、正念為助,「以此七支習助具,善趣向心得一者,是謂聖正定」(中含聖道經)。這是重視精進與專心,而看作遍助一切支的。這三說,並沒有什麼矛盾。

佛法的修學,以正覺解脫為目標,到達這一目標,要先有聞、思、修慧。「正見」,最先是聞慧,即對因果、事理、四諦、三法印等,從聽聞正法而得正確深切的信解;理解佛法,以佛法為自己的見地。正見是分別邪正、真妄的,知邪是邪,知正是正,捨邪惡而信受純正的(參中含聖道經)。這是「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雜含卷二八‧七八五經)的抉擇正見。如正見善惡因果,生死的相續與解脫,還是世間的正見,能「轉向善道」而不能出世。如對於四諦真理的如實知見,「依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那才是向解脫的出世正見。這樣的正見,並不是浮淺的印象,要精進的努力,正念的專一,才能成就。得了佛法的正見,即應引發「正志」─奘譯正思惟。這是化正見為自己的理想,而立意去實現的審慮、決定、發動思。從理智方面說,這是思慧─如理思惟,作深密的思考,達到更深的悟解。從情意方面說,這是經思考而立意去實現,所以正志是「分別、自決、意解、計數、立意」。思慧不僅是內心的思考,必有立志去實現的行為,使自己的三業合理,與正見相應。所以正志同時,即有見於身體力行的戒學,這即是「正業」、「正語」、「正命」。正語是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及一切的愛語、法語。正業是不殺、不盜、不淫,與一切合理的行動。正命是合理的經濟生活,佛法以智慧為本的修行,決不但是理觀。理解佛法而不能見於實際生活,這是不合佛法常道的。「正精進」是離惡向善,止惡行善的努力,遍通一切道支。如專從止惡行善說,即戒的總相。以正見為眼目,以正志所行的正戒為基礎,以正精進為努力,這才從自他和樂的止惡行善,深化到自淨其心的解脫。「正念」是對正見所確認,而正志立意求他實現的真理,念念不忘的憶持現前。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繁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正定」。由於一心的湛寂,如實正智能依之現前。正念與正定,即修慧階段。由修慧─與定相應的正見而發無漏慧,才能完成正覺的解脫。八正道的修行,即戒、定、慧三學的次第增進,也是聞、思、修三慧的始終過程,為聖者解脫道的正軌。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七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WXXOZ6juR8&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七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di9Jbnkk1I&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七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v8StpuccMI&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七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sI50AWiv9M&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七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4L8b6HF9Sk&NR=1


回應:aaa 2010-09-01 16:36:29 (IP:  ) T 3072_R 56 引 用
道的必然性與完整性

八正道是向上向解脫所必經的正軌,有他的必然性。中道的德行,是不能與他相違反的。出家眾依此向解脫,在家眾也如此。所不同的,出家眾的正命,指少欲知足的清淨乞食;在家眾是依正常的職業而生活。生活方式不同,所以正命的內容不同,但同樣要以合理的方法而達到資生物的具足。這不應該非法取得,也不能沒有,沒有或缺乏,是會使身心不安而難於進修的。佛教信眾的解脫行,固然非依此不可;即使沒有出離心,沒有解脫慧的一般世間行,也不能與八正道相違。八正道有二類:有「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的,有「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的(雜含卷二八‧七八五經)。這二者的差別,根本在正見。如是因果、善惡、流轉、解脫的正見,以此為本而立志、實行,這是世俗的人天正行。如是四諦理的正見,再本著正見而正志、修行,即是能向出世而成為無漏的。

佛法以八正道為德行的總綱,這不是孤立的、片面的,是完整的、關聯的,是相續發展、相依共存的,是知與行、志向與工作、自他和樂與身心清淨的統一。佛法的德行,貫徹於正確的正見中;由知見來指導行為,又從行為而完成知見:這是知行的統一。依正見確立正志─向於究竟至善的志願,有志願更要有實際工作。沒有志向,實行即漫無目的;但也不能徒有志願,惟有實踐才能完成志願:這是志向與工作的統一。對人的合理生活,經濟的正常生活,這是有情德行而表現於自他和樂中的;定慧的身心修養,是有情德行而深刻到身心清淨,這也有相依相成的關係。釋尊隨機說法,或說此,或說彼,但人類完善的德行,向解脫的德行,決不能忽略這德行的完整性。否則,重這個,修那個,即成為支離破碎,不合於德行的常軌了。

道的抉擇

「八正道行入涅槃」,是唯一而不許別異的正道。所以佛臨滅時,對須跋陀羅說:「若諸法中無八聖道者,則無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以諸法中有八聖道故,便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長含遊行經)。這是怎樣明確的開示!如來雖說有許多德行的項目,都是不出於八聖道的。如「四念處」即正念的內容;「四正斷」是正精進的內容;「四聖種」是正命的內容;「四神足」是正定起通的內容。五根與五力:信(信解)即正見、正志相應的淨心;精進即含攝得戒學的正精進;念即正念;定即正定;慧即依定而得解脫的正見。五根、五力與八聖道的次第內容,大體是一致的。「七覺支」,偏於定慧的說明。佛法道支的總體,或說為三增上學(雜含卷二九‧八一七經),三增上學是有次第性的,依戒起定,依定發慧,依慧得解脫。八正道的以正見為首,這因為正見(慧)不但是末後的目標,也是開始的根基,遍於一切支中。如五根以慧為後,而慧實是遍一切的,所以說:「成就慧根者,能修信根(精進、念、定也如此);…信根成就,即是慧根」(雜含卷二六‧六五六經)。慧學是貫徹始終的,八正道的正見,側重他的先導;三學的慧學,側重他的終極完成。參照五根的慧根攝持,即可以解釋這一次第的似乎差別而實際是完全一致。

佛法的依戒而定,從定發慧,一般的誤解不少。定本是外道所共的,凡遠離現境的貪愛,而有繫心一境─集中精神的效力,如守竅、調息、祈禱、念佛、誦經、持咒,這一切都能得定。但定有邪定、正定、淨定、味定,不可一概而論。雖都可作為發定的方便,但正定必由正確的理解,正常的德行,心安理得、身安心安中引發得來。如經中常說:「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佛對鬱低迦說:「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雜含卷二四‧六二四經)。滿慈子對生地比丘說:「以戒淨故得心(定的別名)淨,以心淨故得見淨」(中含七車經)。一般學者,每不從「淨其戒,直其見」下手,急急的求受用、求證得,這難怪持咒等的風行了!其次,從定發慧,也並非得定即發慧,外道的定力極深,還是流轉於生死中。要知道,得定是不一定發慧的。從定發慧,必由於定前─也許是前生的「多聞熏習,如理思惟」,有聞、思慧為根基。不過散心的聞、思慧,如風中的燭光搖動,不能安住而發契悟寂滅的真智,所以要本著聞、思的正見,從定中去修習。止觀相應,久久才能從定中引發無漏慧。不知從定發慧的真義,這才離一切分別抉擇,不聞不思,盲目的以不同的調心方法去求證。結果,把幻境與定境,看作勝義的自證而傳揚起來。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五根五力(根是不動搖。力是作用,可以影響到其他的人事物)與八正道的比對:「信」是與正見正志相應的清淨心,所以『信以淨為性』。「進」是精進,是含攝有戒學的正精進。有正語正業正命和正精進。「念」是正念。「定」是正定。「慧」是依定而得解脱的正見,就不名正見了,稱作慧。

八正道的内容就是戒定慧三増上學。「戒」通正語正業正命正勤。「定」通正念正定正勤。「慧」通正見正志正勤。佛陀臨涅槃時,須跋陀羅來請教佛陀,為什麼佛教能解脫,別的宗教不能解脫?佛陀回答,任何的宗教只要有八正道,實行八正道都能解脫。沒有八正道就沒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八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Ajo1Y2v7-Y&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八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ibEJoCuFLs&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八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rXgMD2pIY0&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八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pv-QcpNW5M&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八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oBcR8Mqj-I&NR=1


回應:aaa 2010-09-02 19:06:10 (IP:  ) T 3072_R 57 引 用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第一節 戒

懺悔與持戒

八正道的內容,即戒、定、慧三增上學,今再分別的略為論說。厭倦一般生活,感到私欲佔有的家庭罪惡,痛切有情的自相殘殺,一切是無常與苦迫。發心出家的,必對於這樣的人生有所警覺,對於過去的自己有所不滿。對於生死有厭離心,即對於自己有懺悔心,這才能生活於出家的僧團而得佛化的新生。在家的信眾,也要有「住非家想」的見地,才能成解脫分善根,或者現身證覺。所以在受戒時,舉行真誠的懺悔,是非常重要的。釋尊初期的弟子,都有過人生的深切警覺與痛悔。動機的純正與真切,沒有什麼戒條,也能自然的合律。等到佛法風行,動機不純的出家者多起來,佛這才因事制戒。但在外人看起來,似乎制戒一多,僧品反而卑雜了。『中含』『傷歌羅經』即這樣說:「何因何緣,昔沙門瞿曇施設少戒,然諸比丘多得道者?何因何緣,今沙門瞿曇施設多戒,然諸比丘少得道耶」?依釋尊以法攝僧的意義說,需要激發為法的真誠;依僧團律制的陶冶,也能使學者逐漸的入律。所以說:「我正法律,漸作漸學,漸盡漸教。…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施設禁戒」(中含瞻波經)。就是發心純正的出家者,有時也會煩惱衝動起來,不能節制自己而犯了戒。這對於佛法的修習,是極大的障礙,這需要給以戒律的限制;已經犯戒的,即責令懺悔,使他回復清淨。經中常說:「有罪當懺悔,懺悔即清淨」。因為一度的煩惱衝動,鑄成大錯,即印下深刻的創痕,成為進修德行的大障礙,不能得定,不能發慧。如引發定慧,必是邪定,惡慧。佛法的懺悔制,於大眾前坦白的披露自己的過失,接受僧團規定的處罰。經過一番真誠的痛切懺悔,即回復清淨,如瓶中有毒,先要倒去毒物,洗滌乾淨,才可以安放珍味。如布帛不淨,先要以灰皂等洗淨,然後可以染色。所以惟有如法的懺悔,才能持律清淨,才能使動機不純的逐漸合律。懺悔與持戒,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戒律的軌則,不在乎個人,在乎大眾;不在乎不犯─事實上每不能不犯,在乎犯者能懺悔清淨。學者應追蹤古聖的精神,坦白的發露罪惡,不敢覆藏,不敢再作,使自己的身心清淨,承受無上的法味。

持戒與慈悲

戒律的廣義,包含一切正行。但依狹義說,重在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等善。出家眾的四根本戒,比在家五戒更嚴格。淫戒,連夫婦的正淫也禁止;妄語,重在未證謂證等大妄語,這都與定學有關。不殺、盜、淫、妄為根本的戒善,出家眾多從消極的禁止惡行說。但在家眾持戒,即富有積極的同情感。要知戒善是合法則的,也是由於同情─慈悲喜捨的流露而表現於行為的。如『雜含』(卷三七‧一0四四經)佛為鞞紐多羅聚落長者說:「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淫盜等同。釋尊稱這是「自通之法」,即以己心而通他人之心的同情,近於儒家的恕道。所以身語根本戒的受持不犯,不但是他律的不可作,也是自律的覺得不應該作。這例如不殺,不使一切有情受殺生苦,也是給一切有情以安全感。進一步,更要愛護有情的生命,戒不即是慈悲的實踐嗎?『雜含』(卷三二 ‧九一六經)佛為刀師氏聚落主說:「若於有心殺生,當自悔責不是不類。若不有心殺生,無怨無憎,心生隨喜。…心與慈俱。…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淫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這以四無量心別對四戒,不過約他的偏重說,其實是相通的。如『中含』『波羅牢經』佛為波羅牢伽彌尼說:「自見斷十惡業道,念十善業道已,便生歡悅;生歡悅已,便生於喜;生於喜已,便止息身;止息身已,便自覺樂;身覺樂已,便得一心。多聞聖弟子得一心已,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一悲喜捨同。依五戒、八戒、十善業而說到四無量心,這是經中常見的教說。尤其是『增一含』「三寶品」,以施為「施福業」,五戒四無量為「平等福業」,七覺支為「思維褔業」,這即是施、戒、定三福業,而佛稱戒與四無量為平等福業,屬於戒善,這是極有意義的。平等即彼此的同一,大乘所說的平等慈,同體悲,即是這一深義的發揮。慈悲喜捨與定心相應而擴充他,即稱為四無量。這本是戒的根源;由于戒業清淨,同情眾生的苦迫,即引發慈悲喜捨的「無上人上」法。戒與四無量的相關性,可證明佛法─止惡、行善、淨心的一切德行,本出於對人類─有情的同情,而求合于和樂善生的準則。戒與慈悲,是側重于「無瞋」善根的。但這在限於時機的聲聞法中,還不能充分的發揮出來!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九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XGuPdLsZ4U&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九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5h3oMYtD3-8&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九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camtY45dm0&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九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YT8y1uN_NY&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四十九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whhmKUjliU&NR=1


回應:aaa 2010-09-03 18:25:19 (IP:  ) T 3072_R 58 引 用
第二節 定

離欲與定

依戒生定,是在三業清淨的基礎,修得清淨的禪定(三昧、瑜伽等大同小異),為內心體驗必要的修養法。印度從奧義書以來,已極其流行。釋尊參學時,也曾學過。佛雖不滿於一般的禪,但從引發真慧來說,不能不說是方便;所以在佛法的德行中,還是有此一著。習定的方法,儘可不同,但大扺調身、調息、調心,使精神集中而歸於平靜。這有一重要事實,即修習禪定,必以離欲為先。如貪戀一般的現實生活,那是不能得定的。換言之,非鄙視─輕視現實生活,而傾向於內心─身心的理想生活不可。厭人間,欣天國;厭此間,慕他方,都可以得定的。禪定的本質,不外乎厭此欣彼,厭塵欲而欣心樂。由於禪定的離欲,所以初下手時,先「呵五欲」─對於微妙的色、聲、香、味、觸,認識他的過患而厭棄他,尤其是男女欲。三界中的欲界,側重於五欲及性欲。非離這物欲與性欲,即不能得定,不能生色界天,色界是沒有這些欲的。所以如不能依定發慧,那末厭離物欲,厭離男女欲,專心修定,即是外道的天行。印度一般的出家者,即是這樣的。佛法的出家生活,也即適應這一類根性。

禪定必須離欲,欲到底是什麼呢?微妙的五欲,不過是誘發情欲的因緣。內心一向受著環境的誘惑,所以呵責五欲。欲是習以成性,隨境染著的貪欲。所以說:「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而汝則不有」(法句經)。『雜含經』(卷四八‧一二八六經)說:「非世間眾事,是則之為欲。心法馳覺想,是名士夫欲」。佛法的修定離欲,重於內心煩惱的調伏,並非拒絕世間一切。否則,守護根門,遠離五欲,會同於外道波羅奢那的堵塞聰明了(雜含卷一一‧ 二八二經)。人類有眼等五根,即不能不受用五境;生存人間,即不能不衣食資生。所以佛法的離欲,不是拒絕這些,是淨化自心而適當的─合於社會情況,合於身心需要而受用這些,不為環境的愛著而牽轉。所以『雜含』(卷二一‧五六四經)說「三斷」,有「依食斷食」;『中含』『漏盡經』說「七斷」,有「從用(資生具)斷」。特別是釋尊自身的生活,可作確切的證明。釋尊的生活,不但是糞掃衣,也有名貴的金縷衣;不但是粗食,也有百味食;不但樹下坐,也住高樓重閣;不但獨住山林,也常與四眾共住。佛雖如此,還是被稱為少欲、知足、無事、寂靜(?)。這可見問題在內心;不繫戀於環境,不追逐於塵欲,那末隨緣適量的享受,無不是少欲知足。反之,如貪欲熾盛,那即使遠離人間,粗衣惡食,也算不得少欲,離欲(參雜含卷一三‧三0九經)。同樣的,如說女人為男人的戒垢─男人為女人的戒垢,而戒垢實是內心的情欲。所以犯淫戒,也不像理學者那樣重視肉體的貞操。有比丘因淫欲心重,將生殖器割去。佛呵責他:當斷的─貪欲不斷,不該斷的倒斷了!然而,人類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佛法的出家眾,為什麼要嚴格禁絕,不像對於衣食資生的相對節制呢?這可以說:衣食是無情的,雖與社會有關,但比較容易的自由控制。男女的牽制,繫縛力特別強;在男女相互佔有的社會結構中,苦痛是無法避免的,實是障道的因緣。在當時的社會中,適應當時的出家制,所以徹底戒絕男女的淫欲。如人間為北俱羅洲式的,依此而向出世,男女問題也許會像衣食一樣的解決了。大乘淨土中,有菩薩僧而沒有出家眾,即是這社會理想的實現!

一般的禪定,也有觀慧,如厭此欣彼的「六行觀」;又如四無色的「唯心觀」;「不淨觀」與「九想觀」等,都可從定中去修習,也可修此來得定,但這不一定能解脫。佛法常說依定發慧,所依的定不必是極深的,多少能集中精神就可以了。所以不得「根本定」的,或但得「未到定」的,但是一念相應「電光喻定」的,都可以引發勝義慧,離煩惱而得解脫。如「慧解脫阿羅漢」,不得禪定,但對於生死的解脫,已切實做到。否則,定心愈深,愈陶醉於深定的內樂中,即愈對佛法不相應。如因定而生最高或頂好的世界,也不能解脫,反而是「八難」的一難。佛法修定而不重定,是毫無疑問的。偏於禪定的,必厭離塵境而陶醉于內心。久而久之,生恬必流於忽略世間的現實生活,思想必落於神我型的唯心論。佛法是緣起論,從現實經驗的有情著手。立足於心色依存的緣起論,有自他和樂的僧制,這不是傾向獨善,唯心者的境界。後期佛法的唯心論,與禪師瑜伽師結不解緣,這是有他發展的必然性的。禪定,要遠離物欲與男女欲,但不知定境也同樣的是貪欲。『中含』『苦陰經』中,論到「五欲」,主要的是物質佔有欲。論到「色」,即是男女互相佔有的淫欲。論到「覺」,即四禪定的定相應受。經中一一說明他的味著,過患與出離;禪定以離物欲及性欲為主,而不知禪定也還是無明貪欲的產物。這對於專談「受用」的學者,是怎樣適當的教授!

定與神通

佛教的聖者,如「慧解脫阿羅漢」,雖究竟解脫,還是沒有神通的。反之,外道得根本定的也有五通。依禪定而發神通,這是印度一般所公認的。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五通,是禪定所引發的,常人所不能的超常經驗。這究竟神奇到什麼程度,姑且不談;總之,精神集中的禪師,身心能有某些超常經驗,這是不成問題的。這不是佛法的特色,不能獲得正覺的解脫,是外道所共有的。古代宗教的神秘傳說,與有人利用這些神秘現象,號召人民作軍事的判變,這都是事實。佛法所重的是漏盡通,即自覺煩惱的清淨。佛弟子能深入禪定的,即有此五通,佛也不許他們利用這些來傳佈佛法,更不許利用來招搖名利。非特殊情形,不能隨便表現。如有虛偽報導,為佛法的大妄語戒,勒令逐出僧團。神通,對於社會,對於自己的危險性,惟有釋尊才能深刻理會得。那些以神秘來號召傳佈佛法的,真是我佛罪人!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j2zZjcyfTQ&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UV00AbWb-8&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WyTD2IB2KQ&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sD7fmWsjvc&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eb39wOoBrE&NR=1


回應:aaa 2010-09-06 19:04:44 (IP:  ) T 3072_R 59 引 用
第三節 慧

聞思修與慧

無漏慧的實證,必以聞、思、修三有漏慧為方便。如不聞、不思,即不能引發修慧,也即不能得無漏慧。『雜含』(卷三0‧八四三經)曾說四預流支:「親近善男子,聽正法,內正思惟,惟法次法向」。這是從師而起聞、思、修三慧,才能證覺真理,得須陀洹─預流果。這是修行的必然程序,不能躐等。然從師而起三慧的修學程序,可能發生流弊,所以釋尊又說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做為修學的依準。一.親近善知識,目的在聽聞佛法。但知識不一定是善的,知識的善與惡,不是容易判斷的。佛法流傳得那樣久,不免羼雜異說,或者傳聞失實,所以品德可尊的,也不能保證傳授的可信。善知識應該親近,而不足為佛法真偽的標準,這惟有「依法不依人」。依法考辨的方法,『增一阿含經』「聲聞品」,曾略示大綱:「便作是語:我能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正使彼比丘有所說者,不應承受,不足篤信。當取彼比丘而共論議案法共論。…與契經相應,律法相應者,便受持之。設不與契經、律、阿毘曇相應者,當報彼人作是語:卿當知之!此非如來所說」。考辨的方法,佛說為四類:一.教典與「契經、律、阿毘曇都不與相應,…不與戒行相應,…此非如來之藏」,即否認它是佛法。二.如教典不合,而照他的解說,都是「與義相應」的。這應該說:「此是義說,非正經本。爾時,當取彼義,勿受經本」。這是雖非佛說而合於佛法的,可以採取它的義理。三.如不能確定「為是如來所說也,為非也」,而傳說者又是「解味不解義」的,那應該「以戒行而問之」。如合於戒行,還是可以採取的。四.如合於教典,合於義理的,「此真是如來所說,義不錯亂」,應該信受奉行。這即是以佛語具三相來考辨。釋尊或專約教典,說「以經為量」。或專約法義,說「三法印」。或專約戒行,說「波羅提木叉是汝大師」。這依法不依人,是佛法慧命所寄,是古代佛法的考證法。在依師修學時,這是唯一可靠的標準。我們要修學佛法,不能為宗派所縛,口傳所限,邪師所害,應積極發揮依法不依人的精神,辨別是佛說與非佛說,以佛說的正經為宗,以學者的義說為參考,才能引生正確的聞慧。二.從師多聞正法,要從語言文字中,體會語文的實義。如果重文輕義,執文害義,也是錯誤的,所以「依義不依語」。經上說:「聞色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是名多聞」(雜含卷一.二六經)。正法的多聞,不是專在名相中作活計,是理會真義而能引解脫的行證。多聞,決不能離聖典語文而空談,但也不能執文害義。否則儘管博聞強記,在佛法中是一無所知的無聞愚夫!三.義理有隨真理法相說,有曲就有情根性說,這即是了義與不了義,勝義說與世俗說。如不能分別,以隨機的方便說,作為思考的標準,就不免顛倒。所以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這樣,才能引發正確深徹的思慧。如以一切為了義,一切教為圓滿,即造成佛法的儱侗與混亂。四.法次法向是修慧。依取相分別的妄識而修,無論如何,也不能得解脫,不能引發無漏正智,所以說「依智不依識」。應依離相、無分別的智慧而修,才能正覺,引導德行而向於正覺的解脫。佛法以正覺的解脫為目標,而這必依聞,思,修三而達到;聞慧又要依賢師良友。這三慧的修學,有必然的次第,有應依的標準。這對於正法的修學者,是應該怎樣的重視釋尊的指示!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一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6l6NrS3Jy4&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一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voaNA9IFXI&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一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cE1J-c8MV4&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一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3W59461CrQ&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一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qfPRlYTniE&NR=1


回應:aaa 2010-09-07 18:37:15 (IP:  ) T 3072_R 60 引 用
慧與覺證

在家出家的聖弟子,依八正道行,確有如實的悟證境地,這是經中隨處可見的。到此,淨化自心功夫,才達到實現。怎樣的觀慧才能引發如實覺呢?方便是非常眾多的,或說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或說四諦觀;或說緣起的生起還滅觀。但達到根本處,切近實證處,都是同觀實相的─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這是三法印的觀門:依無常成無願門,依無我成空門,依涅槃成無相門。等到由此而知法入法,即無二無別。如前三大理性的統一中說:法性是空寂而緣起有的,從緣起的生滅邊,觀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從緣起的還滅邊,觀諸法無我與涅槃寂靜。直從法性說,這即是性空緣起的生滅觀,生滅即是寂滅。所以四諦觀,緣起觀,或側重緣起流轉而觀不淨、苦、無常、無我,都是契入法性空的方便。由於適應時機,根治對於物欲、色欲的繫著,所以說苦觀、不淨觀。如不能依苦而起無量三昧,或偏於不淨觀,會造成嚴重的錯誤,佛世即有比丘厭身而自殺的(如雜含卷一三‧三一一經)。佛為此而教令修安般,這那裡是佛法觀慧的常道!

法,是緣起假名而本來空寂的,但人類由于無始來的愚昧,總是內見我相,外取境相,不知空無自性,而以為確實如此。由此成我、我所,我愛、法愛,我執、法執,我見、法見。必須從智慧的觀察中來否定這些,才能證見法性,離戲論纏縛而得解脫。這必須「于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使、繫著」(雜含卷一‧二三經)。必須「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作是知已,于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者自覺涅槃」(雜含卷一0‧二七二經)。要不住四識住,「攀緣斷已,彼識無所住,…于諸世間都無所取、無所著。無所取、無所著已,自覺涅槃」(雜含卷二‧三九經)。由慧觀而契入法性,不是取相分別識的觀察,是從無自性分別而到達離一切取相戲論的。如有一毫相可取,即不入法性。所以如中道的德行,從離惡行善的方面說,這是要擇善而固執的。但從離相證覺說,如取著善行,以為有善行可行,有我能行,即成為如實覺的障礙,大乘稱之為「順道法愛」。釋尊所以常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如佛常說地水火風等觀門,如「於地有地想,地即是神(我),地是神所,神是地所。彼計地即是神已,即不知地。…於一切有一切想,一切即是神,一切是神所,神是一切所。彼計一切即是神已,便不知一切」(中含想經)。所以佛為跋迦利說「真實禪」─勝義空觀說:「於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風想無量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入處,非想非非想入處想,此世他世,日月,見聞覺識,若得若求,若覺若觀,悉伏彼想。跋迦利!比丘如是禪者,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雜含卷三三‧九二六經)。這是都無所住的勝義空觀,迦旃延修這樣的禪觀,由于佛的教化─緣起假有性空的中道而來(雜含卷一二‧三0一經),這是慧證法性的不二門。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二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v7fHUMlBe0&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二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4IoqlBfdjs&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二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dvWk0ymryM&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二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5XlpGVNWk0&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二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bU_shisi9w&NR=1


回應:aaa 2010-09-08 18:51:21 (IP:  ) T 3072_R 61 引 用
第十九章 菩薩眾的德行

第一節 菩薩行通說

空與慈悲

前來所說的在家與出家,約釋尊適應當時的一般聲聞弟子說。本章的菩薩,雖不出于在家與出家,但約追蹤釋尊精神,發揮釋尊本懷的佛教徒說。菩薩道源于釋尊的本教,經三五百年的孕育成長,才發揚起來,自稱大乘,大乘教雖為了適應時機而多少梵化,然而他的根本原理,到底是光華燦爛,能徹見佛法真髓的!

先從空與慈悲來說明菩薩道。空,是阿含本有的深義,與菩薩別有深切的關係。佛曾對阿難說:「阿難,我多行空」(中含小空經)。這點,『瑜伽論』(卷九0)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思惟無常苦住」。這可見菩薩是以修空為主的,不像聲聞那樣的從無常苦入手。『增一阿含經序品』也說:「諸法甚深論空理,…此菩薩德不應棄」。如從緣起的三法印的深義說,無常即無有常性,本就是空的異名。但一般聲聞弟子,對於無常故苦的教授,引起厭離的情緒極深。聲聞、辟支佛們,不能廣行利濟眾生的大事,不能與釋尊的精神相吻合。他們雖也能證覺涅槃空寂,但由于厭心過深,即自以為究竟。聲聞的方便適應性,限制了釋尊正覺內容的充分開展。佛從菩薩而成,菩薩的觀慧直從緣起的法性空下手,見一切為緣起的中道,無自性空,不生不滅、本來寂靜。這樣,才能于生死中忍苦而不急急的自了,從入世度生中向于佛道。

與戒律有關的慈悲,聲聞也不能說沒有的。但佛滅百年,已被歪曲為粗淺的了(四分律七百結集)。聲聞者不能即俗而真,不能即緣起而空寂,以為慈悲等四無量心,但緣有情,不能契入無為性。不知四無量心是可以直入法性的。如質多羅長者為那伽達多說:無量三昧與空三昧、無相三昧、無所有三昧,有差別義,也有同一義。約「無諍」義說,無量與無相等,同樣是能空於貪、瞋、癡、常見、我、我所見的(雜含卷二一‧五六七經)。從空相應緣起來說,由于有情無自性,是相依相緣相成,自己非獨存體,一切有情也不是截然對立的,所以能「無怨無瞋無恚」。了達有情的沒有定量性,所以普緣有情的慈悲─無緣慈,即能契入空性。四三昧中,三三昧即三解脫門,依三法印而成觀;無量三昧,即是依苦成觀。觀一切有情的苦迫而起拔苦與樂的同情,即「無量心解脫」。由於聲聞偏重厭自身苦,不重愍有情苦;偏重厭世,不能即世而出世,這才以無量三昧為純世俗的。聲聞的淨化自心,偏于理智與意志,忽略情感。所以德行根本的三善根,也多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對於離瞋的無量心解脫,即略而不論。聲聞行的淨化自心,是有所偏的,不能從淨化自心的立埸,成熟有情與莊嚴國土;但依法而解脫自我,不能依法依世間而完成自我。這一切,等到直探釋尊心髓的行者,急于為他,才從慈悲為本中完成聲聞所不能完成的一切。

德行是應該均衡的、和諧的擴展,不能如聲聞行那樣偏頗。如針對厭離情深的聲聞,應重視大悲的無瞋。對於不善根的根治,也認為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嚴重的。貪欲不一定厭棄有情,障礙有情,世間多少善事,也依貪愛而作成;惟有瞋恚,對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違反和樂善生的德行。所以說:「一念瞋心起,八萬障門開」。惡心中,沒有比瞋恚更惡劣的。菩薩的重視慈悲,也有對治性。論理,應該使無癡的智慧,無貪的淨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到完成。

從聲聞到菩薩

佛法,從一般戀世的自私的人生,引向出世的無我的人生。這有不可忽略的兩點,即從家庭而向無家,從自他和樂而向自心淨化。其中,出家的社會意義,即從私欲佔有的家庭,或民族的社會關係中解放出來。這一出家,從離開舊社會說,多少帶點個人自由主義的傾向;如從參預一新的社團說,這是超家族、超國界的大同主義。聲聞的出家眾,雖有和樂─自由、民主、平等僧團,但限於時機,乞食獨身的生活,在厭世苦行的印度思潮中,偏重于「己利」的個人自由。出家的社會意義,是私欲佔有制的否定,而無我公有的新社會,當時還不能為一般所了解,只能行于出家的僧團中,戒律是禁止白衣旁聽的。但徹見佛法深意的學者,不能不傾向于利他的社會和樂。菩薩入世利生的展開,即是完成這出家的真義,做到在家與出家的統一。這是入世,不是戀世,是否定私有的舊社會,而走向公共的和樂的新社會。同樣的,一般人的自他和樂,道德或政法,基于私欲的佔有制,這僅能維持不大完善的和樂。聲聞者發現自我私欲的罪惡根源,于是從自他和樂而向自心淨化的德行。然而淨化自心,不但是為了自心淨化,因為這才能從離欲無執的合理行為中,促進完成更合理的和樂善生。這樣,菩薩又從自心淨化而回復到自他和樂。從自他和樂中淨化自心,從自心淨化去增進自他和樂,實現國土莊嚴,這即是淨化自心與和樂人群的統一。所以菩薩行的特點,是透出一般人生而回復于新的人生。

菩薩行的開展,是從兩方面發展的:一.從聲聞出家者中間發展起來。起初,是「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行」;自己還是乞食、淡泊、趣寂,但教人學菩薩,如『大品經』的轉教。到後來,自認聲聞行的不徹底,一律學菩薩,這如『法華經』的回小向大。現出家相的菩薩,多少還保留聲聞氣概。這稱為漸入大乘菩薩,在菩薩道的開展中,不過是旁流。二.從聲聞在家信眾中間發展起來。在家眾修行五法而外,多修六念與四無量(無量三昧能入真,也是質多長者說的),這都是大乘法的重要內容。如維摩詰、善財、常啼、賢護等十六大士,都從在家眾的立埸,努力於大乘思想的教化。這稱為頓入大乘的菩薩,是菩薩道的主流。新的社會─淨土中,有菩薩僧,大多是沒有出家聲聞僧的;天王佛成佛,也是不現出家相的。印度出家的釋迦佛,僅是適應低級世界─其實是印度特殊的宗教環境的方便。佛的真身,是現在家相的。如維摩結,「示有妻子,常樂梵行」;常啼東方求法,也與女人同車。這是從悲智相應中,作到了情欲與離欲─情智的統一。聲聞的出家者,少事少業,度著乞食為法的生活。佛法為淨化人類的崇高教化,度此淡泊精苦的生活,不是負社會的債,是能報施主恩的。換言之,真能修菩薩行,專心為法,過那獨身生活,教化生活,當然是可以的。然而,菩薩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從自他和樂的悲行中去淨化自心的,這不能專於說教一途,應參與社會一切正常生活,廣作利益有情的事業。如維摩詰長者的作為,如善財所見善知識的不同事業:國王、法官、大臣、航海者、語言學者、教育家、數學家、工程師、商人、醫師、藝術家、宗教師等,這些都是出發于大願大智大悲,依自己所作的事業,引發一般人來學菩薩行。為他利他的一切,是善的德行,也必然增進自己,利益自己的。利他自利,在菩薩行中得到統一。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聲聞乘的戒律精神是從他律提升到自律,如殺盗淫妄是法律(他律)所不容許的,提升到我不願意被殺所以我也不願意殺別人,我不願意被偷盗所以我也不願意去偷盗等等(自律)。菩薩乘則再更進一步,不但不殺衆生而且要救度衆生,不但不偷盜而且要廣為布施等等。菩薩道無量三昧:從不殺推廣到「慈」無量,從不盗推廣到「悲」無量,從不淫推廣到「喜」無量,從不妄推廣到「捨」無量。三三昧:無所有三昧是緣無常成觀,空三昧是緣無我成觀,無相三昧是緣無生成觀。三三昧是緣三法印成觀。

菩薩乘從殺盗淫妄緣苦成觀,推廣到「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但在聲聞乘認為無量三昧那只是關心社會人士,與解脱無關,甚至與太多的士農工商來往糾葛不清,可能會影響到自己斷貪嗔癡的修行。其實三三昧與無量三昧是有相同的地方。從「無諍」義說是相同的,「無量」與「無相」是同等意義。同樣是去除貪嗔癡,我執常見和我所見。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三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FCvA-WcpTI&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三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fgnElmsaw&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三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O6szcvM5eg&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三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d8Y9LndO1Q&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三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GAngt13Wc4&NR=1


回應:aaa 2010-09-09 18:19:16 (IP:  ) T 3072_R 62 引 用
第二節 從利他行中去成佛

三心

菩薩行是非常深廣的,這只能略舉大要,可從『般若經』的依止三心而行六度萬行來說。三心,是「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一.無所得為方便,是菩薩行的善巧─技巧。一般的行為,處處為自我的私欲所累,弄得處處是荊棘葛籐,自己不得自在,利他也不外自私。這惟有體悟空無所得,才能解脫自由。聲聞雖體悟不取一切法相的空慧,由於偏于空寂,所以自以為一切究竟,不再努力于自利利他的進修。這樣,無所得又成為障礙了。菩薩的空慧,雖是法增上的理智,但從一切緣起有中悟解得來,而且是悲願─上求佛道,下化有情所助成的,所以能無所為而為,成為自利利他的大方便。二.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菩薩行的志向。一切智智即佛的無上覺。心與佛的大覺相應,淺顯的說,這是以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為目標,立定志向而念念不忘的趨求,要求自己也這樣的大覺,這是自增上的意志。一般的意欲,以自我為中心而無限的渴求。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偏於自得自足。菩薩的發菩提心,是悲智融和淨化了的意志。有這大願欲,即是為大覺而勇于趨求的菩薩。三.大悲為上首,菩薩行的方便、志趣,都以大悲為上首的。大悲是菩薩行的動機,是世間增上的情感。為了救濟一切,非以無所得為方便,一切智智為目標不可。「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未能自度先度他,菩薩於此初發心」。這是菩薩行的心髓,以慈悲為本,從利他中完成自利─其實是自利與利他的互相促進,進展到自利利他的究竟圓成。

依三心修六度

依上面所說的三心,才能修菩薩的六度。但這是說,菩薩的一切德行,不能離去這偉大目標,純正動機,適當技巧,不是說三者圓滿了再來修學。六度是菩薩行的大綱,如『增壹阿含經序品』說:「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布施、持戒、忍、精進,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無極觀諸法」。現在略敘他的特點:一.施:菩薩布施,初發心時,即將一切捨與有情。不僅是財物,就是自己的身體,知能,也否定為私有的,奉獻于一切,因為這是依于父母師長等而來。即以財物來說,再不看作自己的。一切屬於一切,自己僅是暫時的管理人。從世間緣成,世間共有的立場,為法為人而使用這些。就是修行的功德,也是由于佛菩薩的教導,由于有情的助成,也不能執為自己私有的。願將此一切歸于─回向有情,等一切有情成佛,自己再成佛。「有一眾生未成佛,終不于此取泥洹」。這樣的一切施,即菩薩「淨施」。二.戒,為自他和樂善生而不得殺、盜、淫、妄,菩薩是更徹底的。聲聞適應印度重定的天行─重于離欲淨心,所以以淫、盜、殺、妄為次第,嚴格的禁止男女情欲。菩薩從「本來清淨」、「本來不生」的悟解,又從淨化自心而回復到自他的和樂,又以不得殺、盜、淫、妄為次第。對於一切有情的悲濟,雖不為局限于人類的學者所諒解,但擴展慈悲不忍的同情到一切,顯出了對於善生的無限尊重。從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隨順世間來說,戒律決非消極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需慈悲方便的能殺,能盜,能淫,能妄,才能完滿的實現。如有人殘害人類─有情,有情因此遭受難堪的苦迫。如不殺這惡人,有情會遭受更大的慘運;惡人將造成更大的罪惡,未來會受更大的痛苦。那末寧可殺這惡人,寧可自己墮地獄,不能讓他作惡而自害害他。這樣,應以慈悲心殺這惡人,這不是殺少數救多數,是普救一切,特別是對於作惡者的憐愍。因為憐愍他,所以要殺他。但願他不作惡業,不墮地獄,即使自己因此落地獄,也毫不猶豫。對於殺害這個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願犧牲的無限慈悲。同樣的,無論是國王、宰官、平民,如有非法的掠取財物,那不妨「廢其所主」,取消這王臣及聚落主的權位,從巧取、豪奪、侵佔、偷竊者手中奪回來,歸還被奪者,這當然需要方便 ─技巧。推翻他,從他手中索回,對于這個人或少數人也是善行。如讓他受用非法得來的財物,即會加深他的罪惡;奪他,即是拯救他。菩薩的心中,是沒有疾惡如仇的,應該是悲憫惡人過于善人。但這不是姑息縱惡,要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精神,起來殺他奪他。對于合理的少數或個人─多數是更應該的,為了救護他,不使他受非法的殺害、掠奪、奸淫、欺誑,如非妄語不可時,即不妨妄語。對於異性的戀合,如可以因此而引他入正途,使他離惡向善,出家者,也不妨捨戒還俗,以悲憫心而與他好合。總之,不得殺、盜、淫、妄,為佛法極嚴格的戒條,甚至說:一念盜心即犯盜戒,一念淫心即犯淫戒,謹嚴到起心動念處。然而為了慈悲的救護,菩薩可以不問所受的戒而殺、盜、淫、妄。這樣的犯戒,是合理的持戒,是究竟的持戒,所以說:「有犯戒成尸羅波羅蜜,謂菩薩教化眾生,不自觀戒」。三.忍:施能攝受大眾,戒能和樂大眾,但有情間的隔礙,誤會嫉害,是免不了的。菩薩為了貫徹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志願,必須堅定的忍耐,經得起一切的迫害苦難;即使是犧牲生命,也不能違背菩薩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這才能完成菩薩的德行,否則,施與戒的努力,會功敗垂成。四.進:這已略有說到。菩薩行的精進,是無限的,廣大的精進,修學不厭,教化不倦的。發心修學,救濟有情,莊嚴國土,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切的一切,不是聲聞那樣的為了有限目標,急求自了而努力。菩薩是任重致遠的,如休捨優婆夷那樣,但知努力於菩薩行的進修,問什麼成不成佛。五.禪:這是自心調伏的靜定,不一定是靜坐,坐不過是初學的方便。菩薩禪要與悲智相應,從一切處去實踐,做到動定靜也定,如維摩詰所說的那樣。『中阿含』『龍象經』也說:「內心至善定,龍(喻佛)行止俱定,坐定臥亦定,龍一切時定」。又如彌勒菩薩那樣的「不修深禪定,不斷盡煩惱」,可作初學菩薩行的模範。因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於外道「味定」,就落入聲聞「證實際」的窠臼。禪定是六度的一度,但應先從悲智中努力。六.慧:從勝義慧的悟入緣起性空說,這是與聲聞一致的。不過菩薩應先廣觀一切法空,再集中於離我我所見。同時,不但是勝義慧,也重於世俗智,所以說:「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五明中,「聲明」是文字、音韻學等;「因明」是論理學,認識論;「醫方明」是醫藥,衛生學等;「工巧明」是理論科學,實用科學;「內明」才是佛法。如不能這樣,怎能教化有情?菩薩的自利利他行,一切都攝在這六度中。

依六度圓滿三心

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中。試約菩薩行的歷程來解說:一.立菩提願,動大悲心,得性空見─無所得,這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起初,以大悲心、真空見來確立大徹悟,大解脫的大菩提願,即是發菩提心─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見而正志。不過八正道重於解脫,不談慈悲。二.本著三心和合的菩提願,從自他和樂本位,修施、戒、忍、精進,也略學禪、慧,作種種利他事業;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志到正精進,即是修大悲行。三.這樣的本著三心而精進修行,等到悲心悲事的資糧充足,這才轉向自心淨化,修定發慧;這等於八正道的從正精進到正定。由利他而自利,證無所得的空寂理,這是般若的實證。四.接著,本著實證慧導攝的三心,廣修六度,再從自他和樂本位,「成熟有情,莊嚴國土」,即是以自利成利他的大悲行─略近聲聞自證以上的隨緣教化。末了,自利圓滿,利他圓滿,圓成究竟的大菩提。這佛陀的大菩提,即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圓成;也是依法、依世間、依自的德行的完成。成佛,即是擴展人生,淨化人生,圓滿究竟的德行,這名為即人成佛。

菩薩不從自私的私欲出發,從眾緣共成的有情界─全體而發心修行。對於依法、依自、依世間的,無貪、無瞋、無癡的德行,確能完滿開展而到達完成。然從菩薩的入世濟生說,我們的世間,由於菩薩僧的從來沒有建立,始終受著聲聞僧的限制,形成與世隔離。所以菩薩的理想世界─淨土,還不能在這個世間出現。有合理的世界,更能修菩薩行,開展增進德性而成佛;如在和樂的僧團中,比丘們更容易解脫一樣。所以如確為大乘根性的菩薩眾,應該多多為彌勒世界的到來而發心!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四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iUQUUDob-A&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四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57OZPWAH8w&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四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Qc5tnpL6M0&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四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RV4n9uNnXE&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四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_HPhxSQ9gs&NR=1


回應:aaa 2010-09-10 18:30:17 (IP:  ) T 3072_R 63 引 用
第二十章 正覺與解脫
第一節 聲聞的解脫

次第證果

賢愚萬別的佛弟子,經善知識的教誨,僧團的陶練,如依法修行,誰也能得正覺的解脫。正覺─三菩提與解脫,是佛與聲聞弟子所共同的,不過聲聞眾重於解脫,佛陀重於正覺吧了。在家出家的聲聞眾,為了無限生死的苦迫,覺了生死的根源是無明、貪愛,依中道行去修持,即能向於正覺,到達生死解脫。這必需堅毅懇到的精進,經非常努力,才能豁然大悟,超凡成聖,轉迷情的生活為正覺的生活。學者的進修實證,略分四級:一.須陀洹─預流果,這是內心初得從來未有的體驗「知法入法」。雖沒有究竟,但生死已可說解脫了。那時,斷了生死根本,徹見寂滅法性,如說:「於此法(滅),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果。不墮惡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後究竟苦邊」(雜含卷三‧六一經)。三結是繫縛生死煩惱中最重要的:身見即我見,由於智慧的證見無我性,不再於自身生神我想了。如闡陀說:「不復見我,唯見正法」(雜含卷一0‧二六二經)。戒取,即執種種邪戒─苦行、祭祀、咒術等為能得解脫的。聖者不會再生戒取,去作不合理的宗教邪行。疑,是對於佛法僧的猶豫。聖者「初得法身」,與佛及僧心心相印,還疑惑個什麼!依此進修,經二.斯陀含─一來,三.阿那含─不還,到究竟解脫的四.阿羅漢。阿羅漢,是生死的解脫者─無生;煩惱賊的淨盡者─殺賊;值得供養尊敬的聖者─應供。如經中說:須陀洹雖破除煩惱,還有「餘慢」未盡(雜含卷五‧一0五經)。此慢,或稱為「慢類」。這是雖因無我智力,不再起分別的我我所見,但無始來習以成性的「內自恃我」,還不能淨盡,所以還剩有有限─七生或一生的生死。這需要再經不斷的努力,才能徹底根絕,達到究竟解脫的境地。

聲聞的證得初果與四果,是極不一致的。大智慧的如舍利弗,最愚笨的如周梨槃陀伽。年齡極老的如須跋陀羅,一百二十歲;頂年輕的,如七歲沙彌均頭。阿難從佛極久,還沒有證羅漢;而舍利弗、憍陳如們,不過幾天就成了羅漢。而且,證得須陀洹以後,有現身進修即得阿羅漢的,也有證得初果或二果、三果後,停頓不前的。但生死已有限量,究竟解脫是不成問題了。證果的情形不一,大抵基於根性利鈍,及信道─深信三寶而努力求其實現的精誠程度而定。這是人人可得的,但如心有所著,有所偏,不能恰到好處的行乎中道,特別是亂心妄執,那就非常難得了!

生死解脫

生死解脫,在聖者是自覺自證的。「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現生涅槃的自證智,從「見法」說:由於無常無我而悟入法法歸於寂滅,現覺得沒有一毫可取可著的。這無著無累的覺證,即涅槃無生─生死不可得的確證。從「離欲」─煩惱說:不但在空性的現覺中,如日朗天空,沒有一些兒陰影;即使從此出觀,回復平常的心境─世俗智,也自覺得煩惱不起。這是可以試驗的,如舍利弗說:「作是思維:我內心中為離欲否?是比丘當於境界或取淨相(即故意想男女的親愛,聲色的娛心等),若覺其心於彼遠離順趣浚注,…則能堪任自記:於五欲功德離欲解脫」(雜含卷一八‧四九三經)。這樣,確見自己的煩惱淨盡,不會再從自我私欲私見而行動,即不會再作感生死的後有業。如明燈不再加油,不久會歸於息滅。

現生的證得涅槃,不但能確證未來生死的解脫,對於現生,更能實現解脫的自由。這由於通達了無常、無我、無生─人生的究竟真理,知道一切的本來空寂,一切本來如此而必然如此的。如老死─無常性的必然到來,佛也沒有例外,這有什麼悲哀?依法持心,能於一切苦迫中得解脫,什麼都不能撓亂聖者的心情。原來,人類苦迫無限,而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一.從身而來的「身苦」,即有關於生理的,如飢寒等。二.從心而來的「心苦」,如外物得失的憂惱,生離死別的感傷,尤其是老死到來,感到自己的幻滅,罪惡的悔嫌,繫戀家族財產而起的痛苦。這二者雖有相互影響,但一是重於生理的,一是重於心理的。身苦是一般共感的,心苦即因人而不同。舍利弗為那拘羅長者說:「身苦患,心不苦患」(雜含卷五‧一0七經),即揭示了佛法修行而得解脫的要義。佛弟子的定慧熏修,只是到達心地明淨,真慧洞徹,即使老死到來那樣的痛苦(其他的苦可知),也不會引起繫戀的心苦。慧解脫的,身體的痛苦與常人一樣。定力深的,身苦可以減輕,或者毫無痛苦。心苦是從自體愛所起的我我所見中引發來的情緒,聖者得無我慧,即能離愛欲而心得自在解脫。從自心淨化的解脫說,這是出世法最根本的,唯一的重要問題。所以經中常說:「貪欲盡者,說心解脫」。舍利弗說:「大師唯說調伏欲貪」(雜含卷五‧一0八經)。以貪欲─即集諦的愛為本的身心,是現生苦迫的根本,貪愛又是未來流轉的根本。解脫了這,即現身自作證而得究竟解脫,未來不再受生死。現時能離去自我執,解脫自在,從自他和樂的行為中,營為正覺的合理生活。



傳道法師講解補充

「意生身」,意是指意識形態。如果修到初襌的人,沒有再進一步觀身心苦空無常無我,沒有厭而離(味患離),初襌的人有覺觀喜樂一心五種功德,死後意識形態自然就會到那一(五種功德)境界去投胎轉識,不是隨業去投胎轉識,以此類推二襌三襌四襌也是如此。意生身被一些部派佛教及後來的密宗稱為「中陰身」,其實是不對的。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五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sjW-p-Qll4&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五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HfQJh48Meo&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五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o8bFy424cE&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五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hVuHbDStRw&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五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IV11qoILIQ&NR=1


回應:aaa 2010-09-13 18:10:07 (IP:  ) T 3072_R 64 引 用
涅槃

生死解脫,不是現生不死,不是未來永生,是未來的生死苦迫的不再起,於現生的苦迫中得自在。這樣的解脫當體,即是涅槃。關於涅槃,從來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的分別。依漢譯『阿含經』說:涅槃的一般意義,應該是不再來這人世間了。如『雜含』(卷三四‧九五七經)說:「眾生於處此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世尊得彼無餘,成為正覺」。『增一含』(火滅品)也如此說:「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有餘涅槃界。…比丘盡有漏成無漏,意解脫,智慧解脫,自身作證而自遊戲,…是謂無餘涅槃界」。『中含』『善人往經』,對於「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的,更分為七善人;而現究竟不再受生死的,稱為無餘涅槃。這可見,涅槃有不再來這人世間受生的意義。阿那含與阿羅漢─佛也是阿羅漢,都不再來人間,所以並稱涅槃。但阿那含還有煩惱與身的剩餘,阿羅漢才是無餘的。

涅槃是現生自證的。自覺人世間生死的解脫,無論是于人間究竟,或于「彼處」究竟,生死的究竟解脫,稱為般涅槃。得到涅槃,除了「眾苦盡滅」,還可說什麼?古德有以為還有身心的,有以為有心而沒有身的。依契經說,這些是妄情的戲論!『雜含』(卷三二‧九0五經)說:「如來者,色(受、想、行、識、動、慮、虛誑、有為、愛)已盡,心善解脫,甚深廣大,無量無數,寂滅涅槃。…如來若有,若無,若有無,若非有非無後生死,不可記說」。又(卷三四 ‧九六二經)說:「色已斷已知,受、想、行、識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分,于未來世永不復起。…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永滅」。「于一切見,一切受,一切生,一切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斷滅。寂靜,清涼,真實。如是等解脫,生者不然,不生亦不然」。釋尊對於涅槃,除了說明煩惱業苦的不生以外,以「甚深廣大,無量無數」來形容。甚深廣大與無量無數,即法性空寂,這是超名相數量以上的。如『雜含』(卷三四‧九六二經)說:「如來法律,離諸枝條柯葉,唯空幹堅固獨立」。別譯作:「瞿曇亦復如是,已斷一切煩惱結縛,四倒邪惑皆悉滅盡,唯有堅固真法身在」。幻化的身心永滅,惟是性空,惟是法身,這即是涅槃。有情的所以個體永續,所以無限苦迫,只是迷情為本的諸行,在我執的攝取、住著中,形成和合相續的生命個體。這才「五蘊熾然」,死生不了。如破除我愛,即割斷了生死的連索,前五蘊滅而後五蘊不再起,即唯一法性而不可說為什麼。如大海水,由于過分寒泠,結成冰塊。冰塊的個體,與海水相礙。如天暖冰消,那僅是一味的海水,更不能想像冰塊的個性何在。這樣,如想像涅槃中的身心如何,或以為小我融于大我,擬想超越的不思議的個體,實在是妄情的測度!所以從有情趣向于涅槃,可說「此滅故彼滅」,可說「如截多羅樹頭無復生分」。如直論涅槃,那是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不能想像為生,也不能說是無生,這是超名相數量的,不可施設的。所以焰摩迦以為「世尊所說漏盡阿羅漢,身壞命終無所有」,被斥為邪見。試問,「如來見法真實如,住無所得,無所施設」(雜含卷五‧一0四經),這怎樣可想像為無所有呢?『本事經』(卷三)也說得極為明白:「畢竟寂靜,究竟清涼,隱沒不現,惟由清淨無戲論體。如是清淨無戲論體,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彼亦有亦無,不可謂彼非有非無,惟可說為不可施設究竟涅槃」。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六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aIlhG-PncY&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六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ij4FEkBSV8&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六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T2lScCmIT0&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六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WB47CSfN9I&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六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8Wks2b7ZGw&NR=1


回應:aaa 2010-09-14 18:29:02 (IP:  ) T 3072_R 65 引 用
第二節 佛陀的正覺

正覺與解脫的特勝

佛陀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遍覺者。正覺的普遍性,究竟性,超過一般聲聞弟子,所以佛陀是重于正覺的。學佛者也不稱發出離心,而說發菩提心。聲聞是聞佛教聲而解脫,佛卻「先未聞法,能自覺知,現法身知,得三菩提」(雜含卷二六‧六八四經)。佛陀的正覺,是無貪、無瞋、無癡的完滿開展,究竟圓成;而聲聞弟子的正覺,是偏於無貪、無癡的,佛與聲聞的正覺,可說有程度上的差別。但這是說:佛陀的正覺,是智慧中心的,含攝得無貪、無瞋、無癡,從身心淨化,自他和樂的生活中得究竟自在。如從智慧的無癡說,無漏慧的證法性空,與聲聞沒有差別,畢竟空是沒有什麼彼此差別的。能實現智證空如,即轉凡成聖,轉迷成悟。三乘同性的聖人,不是神,只是以智證空寂而得離欲解脫的自由人。不過,慈悲而偏於消極的不害他,這是聲聞;重於積極的救護他,即是從修菩薩行而成佛。佛在這三乘同一解脫的聖格中,顯出他的偉大。有情,是身心相依,也是自他互成的,所以佛陀的正覺,不但契合緣起的空性,更能透達緣起的幻有。慈悲利他的德行,更能發揮出來,不像聲聞那樣僅是消極的無諍行。人間佛陀的無上正遍覺,應從真俗無礙,悲智相應中去說明與聲聞的差別。

論到解脫,佛與聲聞弟子平等平等。如『中含』『瞿默目犍連經』說:「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二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解脫的平等,約解脫能感生死的煩惱及生死說。如論到煩惱的習氣,即彼此不同,如舍利弗還有瞋習,畢陵伽婆蹉有慢習,這是煩惱積久所成的習性。雖然心地清淨,沒有煩惱,還要在無意間表露於身語意中。聲聞的清淨解脫,還不能改善習以成性的餘習。這雖與生死無關,但這到底是煩惱的餘習,有礙於究竟清淨。古人譬喻說:聲聞急於自了,斷煩惱不斷習氣。這如犯人的腳鐐,突然打脫,兩腳雖得自由,而行走還不方便。菩薩於三大阿僧衹劫修行,久已漸漸的消除習氣;等到成佛,如煩惱與習氣一切都斷盡了。這如犯人的腳鐐,在沒有打脫時,已設法使他失去效用;等到腳鐐解去而得到自由時,兩腳即毫無不便的感覺。這解脫的同而不同,還是由於聲聞的急於為己,菩薩的重於為人。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七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Lu0rIbp88w&feature=related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七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I60dD0RnK8&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七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C-59437ESA&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七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k1br3VF4eA&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七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z_8qEXl6Q&NR=1


回應:aaa 2010-09-15 18:42:03 (IP:  ) T 3072_R 66 引 用
佛的相對性與絕對性

現實的人間佛陀,如釋迦牟尼佛,成立於無貪、無瞋、無癡的均衡發展,成立於尊重真理、尊重自己、尊重世間,而德行能作到時代的完成。這是說:在聖者正覺的同一性上,更有真俗無礙性,悲智相應性,達到這步田地即是佛。這在智證空寂的正覺中,沒有彼此差別,是徹底的;三德的平衡開發,是完善的。本著這樣徹底而完善的正覺,適應當時、當地、當機,無不恰到好處,佛陀是究竟圓滿的!大乘法中說:菩薩初得無生法忍─這雖是慈悲相應的,約智證空性說,與聲聞平等,即可稱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說成佛了。究竟圓滿的佛陀,不外乎淨化人性,擴展人的德能而達到恰好處。這才是即人成佛的佛陀,實現於人間的佛陀!

在大乘法的展開中,佛陀觀到達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絕對無限的佛陀。在從現實人間的佛陀說,這是多少可以考慮的。佛陀雖因久劫修行,有廣大的世俗智,自發的勝義智,但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實難以從現實的佛陀中得到證明。反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佛也決不因此而稱為佛陀。人間世─只要是現實存在的,即是緣起的存在,緣起是有相對的特性的,不能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佛陀觀的發展到如此,因為佛法的普及民間,從信徒歸依佛陀的心情中發展出來。自釋尊入滅,在時空的演變中,信眾意欲─知識、能力、存在的無限欲求,不能滿足於適應當時人間的佛陀,這才想像佛陀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而為任何時代、環境,信眾所不能超越的,推尊為圓滿的,絕對的。這是理想的,是自我本質的客觀化。一般宗教,幻想此為外在的神;而正見的佛弟子,即知這是自心的佛,是自我─意欲本質的客觀化。我們知道,成佛是智證─即三法印的空寂性的,這是沒有彼此而可說絕對的,徹底的,能真俗無礙、悲智相應的。到達這,即是佛陀,知識、能力、存在,緣起的一切,永遠是相對的。這並非人間佛陀的缺陷,這才是契當真理。雖說是相對的,但無論佛陀出現于甚麼時代,什麼地方,他的知識、能力、存在,必是適應而到達恰好的。佛陀的絕對性,即在這相對性中完成!



今日內容的教學節目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八集-part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9dBNRSm63w&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八集-part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OUgTV1boX4&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八集-part3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R2SYsRcAow&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八集-part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B5ekrRsanM&NR=1
傳道法師 / 佛法概論的道次第第五十八集-part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Db6e_lY8Pg&feature=related


回應:aaa 2010-09-16 18:35:16 (IP:  ) T 3072_R 67 引 用
「佛法概論」到這裏圓滿結束。



傳道法師:

本書除了「自序」和「緖言」以外,按照修學佛法的內容和宗趣分為二十章。大體依「信解行證」或「教理行果」的次第循序漸進。循序漸進很重要,現在常常有人想走捷徑,自己的貪嗔癡不改,脾氣不改沒有耐性,不知回饋社會大眾,沒有智慧沒有慈悲不培植福報就想「卽身成佛」。這不是佛法,佛是「福慧二足尊」,福報和智慧都是從廣度眾生來,沒有捷徑。



 返回文化分區 返回 aaa 專屬部落格  ▲往上   頁次: 1 2 

回  應  意  見  主  題

意見主題:【印順導師「佛法概論」:

文章請自行備份,站方不負擔保存之責。
同意網站共享並運用這篇文章。
跟 貼 勿 偏 離 主 題!

貼文請用繁體字。

姓 名:

回應內容:

請在本文章中挑出最夯最切題的關鍵詞s,來提高曝光率,
方便網友上網搜尋,兩關鍵詞之間用“,”(半格)分開。
關鍵詞:
      

總 覽版 務政 經健康醫療軍 武理 財文 化藝 文科 技台灣的美旅 遊PISA娛 樂鄉 土公 民認 同副 刊哈 啦范氏網
竹縫
視界
耳聾
世界
泰伯
觀點
Joy
隨筆
哈利
天地
Jerry C
鳥 世 界
射水魚
天 空
討海人
鏡 頭
嘻笑
人間
詩情
畫藝
老工仔
思 維
網網
相連
歷史
庫存

* 討論區內之言論,不代表本園之立場,一切法律責任仍由發言者本人負責
* 如果您有任何不當言論,本園有權決定是否保留您所送貼的意見 。